欧菲光引线框架产业基地项目 综合楼主体 施工方案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欧菲光引线框架产业基地项目经理部 二0二零年十二月 欧菲光引线框架产业基地项目 综合楼主体施工方案 审批人:
审核人:
编制人: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1编制依据 1 1.2 编制原则 2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施工环境 3 2.2.1地形地貌 3 2.2.2地质情况 3 2.3气象水文 4 2.3.1气象条件 4 2.3.2水文条件 4 三 、施工部署 5 3.1总体部署原则 5 3.2施工顺序部署 5 3.3施工进度计划 5 3.4施工组织机构 6 3.4.1机构设置 6 3.4.2管理人员配置计划 6 3.4.3劳动人员配置计划 6 3.4.4施工机械/机具设备配置计划 7 四、 主体施工方法 8 4.1测量放线 8 4.2主体结构施工 13 4.2.1施工工艺流程 13 4.2.2模板工程 13 4.2.3钢筋工程 16 4.2.4砼工程 18 4.2.5脚手架工程 21 4.2.6 围护砌体工程施工 22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31 5.1质量保证体系 31 5.2质量保证措施 32 5.3施工阶段实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 33 5.4技术、质量交底 34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4 6.1钢筋绑扎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4 6.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4 6.3砌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35 七、HSE管理 36 7.1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 3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36 环境管理目标 37 7.2 HSE保证体系 37 7.3安全防范措施 38 7.3.1施工安全事项 38 7.3.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39 7.3.3现场环境管理 40 八、意外事故处理 40 九、雨季施工 40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2)工程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本工程采用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
(4)国家及地方有关基本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8);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16);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3)《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JGJ/G27-2001)
(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8-2003)
(1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8)
(19)《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12)
(2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
(2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
(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5)
本公司制订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26)江西江汇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贵溪市欧菲光引线框架产业基地工程项目岩土勘察报告》。
1.2 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及有关部委、当地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定;
(2)落实合同条款的各项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各项目标的实现;
(3)根据施工任务特点,充分发挥施工队伍特长,合理部署施工力量;
(4)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安全措施可靠,管理制度完善,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施工场地布置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安全文明优良工地;
(5)精心策划,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高速、低价、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欧菲光引线框架产业基地项目 建设单位:贵溪临港实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山东正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勘探单位:江西江汇地质工程勘察院 施工单位: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江西省贵溪市六国化工厂 质量要求:合格(中国标准)
欧菲光引线框架产业基地项目综合楼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830.85㎡;
本工程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53.60m;
三层综合楼,长为75米,宽为20米,高为15米。占地面积:1539.95㎡。综合楼准备5个月主体完工,其中包括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水电。工期较紧,为顺利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特编制此施工方案,以指导现场施工。
2.2施工环境 2.2.1地形地貌 本项目以旱地为主,原始地形稍有起伏,综合楼场地已整平,场地地面标高为52.9m~53.4m,相对高差0.5m。
2.2.2地质情况 在本次勘探揭露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内岩土自上而下由素填土(①)、粉质粘土(残积土②)、强风化砂岩(③-1)、中风化砂岩(③-2)组成。
(1)、素填土①:分布于拟建场地大部分地段,新近回填,未完成自重固结,其厚薄不均,密实度不均匀,工程性质变化大,开挖时易产生坍塌,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拟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2)、粉质粘土(残坡土②):分布于拟建场地大部分地段,层位较稳定,厚薄不均,空间分布不甚均匀,但该层结构较均匀,呈硬~可塑状,可作为荷载一般、沉降及差异沉降控制要求低的建(构)筑物的持力层。
(3)、强风化砂岩(③-1):分布于拟建场地大部分地段,层位较稳定,裂隙较发育,岩体风化较均,厚度变化较大,空间分布不均,但该层结构较均匀,承载力尚可, 可作为荷载一般、沉降及差异沉降控制要求低的低层建(构)筑物的持力层。
(4)、中风化砂岩(③-2): 场区内均有分布,岩体较完整,强度高,变形性小,其空间分布均匀较好,承载力较高,为场地内稳定的岩石基底,是拟建建筑物较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三 、施工部署 3.1总体部署原则 本工程位于贵溪市六国化工厂内,为了保证高标准如期完成施工任务,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到各施工作业面充分,前后工序衔接连续,既立体交叉,又均衡有节奏,以确保工程施工按照总进度计划顺利进行。经过综合考虑本工程特点,总体部署原则如下:
1. 把本工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水电安装施工阶段、装饰装修和屋面施工阶段;
2. 由于工期较为紧张,为加快施工进度,从设计加强后浇带处,将框架结构施工段按照东、西方向进行分区,主体施工阶段划分为2个施工区,按照先施工东侧的区域,再施工西侧区域,具体的施工顺序参照施工进度计划。
3.2施工顺序部署 综合楼主体结构阶段由东向西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的加强后浇带预留位置划分为二个区域:A-C轴交1-5线部分、A-C轴交6-10线部分;
具体见下图 3.3施工进度计划 综合楼主体施工计划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动工,2021年4月10日完成, 主体结构开始时间1月1日,结束时间2月5日;
砌体工程开始时间2月20日,结束时间3月5日;
水电安装开始时间1月1日,结束时间4月10日;
装饰装修开始时间3月1日,结束时间4月5日;
3.4施工组织机构 3.4.1机构设置 项目组织机构: 3.4.2管理人员配置计划 公司组建欧菲光引线框架产业基地项目经理部。挑选拥有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配备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和经营副经理构成管理核心层;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安环部、物资部、经营部、财务部、综合部6个职能部室构成施工管理中间层,负责执行项目管理制度。
3.4.3劳动人员配置计划 主体施工拟投入劳动力如下: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备注 1 吊车司机 2 2 测量工 4 3 电焊工 4 4 钢筋工 30 5 木工 45 6 泥工 10 7 架子工 5 8 普工 20 9 电工 2 10 管道工 2 合计 124人 3.4.4施工机械/机具设备配置计划 为保证本工程顺利连续进行,根据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安排充足的施工机械,并且保证设备状况良好。
基础施工拟投入设备如下:
序号 名 称 型 号 单位 数 量 备注 1 吊车 25T 台 1 2 全站仪 KTS-442L 台 1 3 水准仪 DS3 台 1 4 钢筋弯曲机 GW-40 台 2 5 钢筋弯箍机 GW-40 台 1 6 钢筋切断机 GJ5-40 台 1 7 交流弧焊机 32kV·A 台 2 8 钢筋调直机 GT3-12 台 1 9 木工圆盘锯 MJ105 台 2 10 木工手提电锯 台 4 11 插入式振动棒 50mm 台 2 12 污水泵 Φ100 台 2 13 电动潜水泵 Φ100 台 1 14 其它小型机具 台 若干 15 污水泵 Φ100 台 2 17 电动潜水泵 Φ100 台 1 18 其它小型机具 台 若干 四、 主体施工方法 本工程主体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包含框架结构、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和屋面、水电安装。
4.1测量放线 本主题工程涉及到的施工测量主要是高程测设、轴线测设、墙柱位测设、砖墙及门窗洞口位置的测设等。
1、高程测设 在现场场地地质比较稳定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设三个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建设、监理选定,这三个基准点即可用来控制楼层标高,又可作为沉降观测水准点。现场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S2级水准仪,在建设方制定的水准点上,按国家II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以闭合水准路线法引测一地基准点上,其闭合差小于±5√n mm(n为测站数)。
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间向上竖直进行(见下图),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按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的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收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基准样校核。
a2 2 b2 H2 待测楼层 50m钢尺 a1 1 b1 H1 结构首层 竖向标高传递示意图 H2=H1+b1+a2-a1 -b2 其中:
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
H2――持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
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a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b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b2――S2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1、仪器观测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2、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
3、当从±0.000以上向上量取时,要用规定的拉力且加上尺长和温度修正;
4、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
5、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
2、轴线测设 垂直测量 随着结构的升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其中,以建筑物外廊轴线和控制电梯井轴线的投测更为重要。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控制要求越高,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和方法就必须与适应,以保证工程质量。这是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重点和难点。
测量允许偏差 屋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而且不应大于:
30m<H≤60m ±10mm 60m<H≤90m ±15mm 90m<H≤120m ±20mm 120m <H≤150m ±25mm 150m<H ±30m 为了满足精度要求,根据本工程特点,无法使用常规的测量方法从外控点设楼层面上轴线,因此考虑到能设至最大高度,在楼板上预留孔洞(避开柱梁)使能在上、下贯通且互相同视的位置设置内控点。作为楼层平面放线和投测轴线的依据。内控点设在一层楼面上,共三点,以一块150mm×150mm×10mm的铁板作为标志,在浇筑一层楼面混凝土时埋设固定好,然后用经纬仪精确测定其位置并刻上十字丝表示点位,以后各层面预留200×200mm方型观测孔,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将垂直仪架设在底层内控点上,经过中整平后打开电源开关,由望远镜向天顶垂直方向发出激光,并通过在楼板上事先预留好的孔洞投射到接收靶上(接收靶用半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由靶旁标点员用水笔或玻璃铅笔标出靶上的光斑中心。
由于始终以底层内控点位投测依据,不仅避免了逐层向上投测易产生的累计误差,而且由垂直仪设在底层室内,各种振动干扰相对较少,又不受大风、强光等气候因素影响,因此仪器稳定、操作简便、精度可靠(铅直精度可达1/20000以上)。只是实测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仪器。
得到投测点位后,将经纬仪搬到楼层投测点上,先个别投站检测其相应的边长及水平角。经检测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据此投测点按极坐标完成所在层面上的定位放样。其他各层参照上述方法放样,测设完毕,各层楼面预留孔洞用盖板盖上以保证安全。
3、变形观测 建筑从施工准备起,到全部工程竣工后的一段时间内,应按施工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沉降、位移和倾斜等变形观测。一部分是观测建筑施工造成邻近建筑物的变形,重点时观测附近现有建筑的沉降和变形,观测点放在建筑物四角,以保证安全和正确指导施工。另一部分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观测建筑沉降变形,以检查地基基础,并为结构设计反馈信息。
(1)对邻近建筑物变形观测 ①变形观测特点 A、精度要求高 为了能准确地放映出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量的1/10―1/20。为此,变形观测中应使用精密水准仪、精密经纬仪和精密测量方法。
B、观测时间性强 各项变形观测的首次观测时间必须按时进行,否则得不到原始数据,而使整个观测失去意义。其他各阶段得复测,也必须根据工程进展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不测,这样才能等到准确得变形量及其变化情况。
C、结果要可靠、资料要完整 这是进行变形分析的需要,否则得不到符合实际的结果。
②变形观测的基本措施 为了保证变形观测结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地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应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
a、一稳定 一稳定是指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变形观测点,其点位要稳定。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本依据,至少要有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复测一次;
工作基点使观测中直接使用的依据点,要选在距观测点较近但比较稳定的地方。
B、四固定 四固定是指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
观测人员要固定;
观测条件、环境基本相同;
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2)本建筑物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应在基础地板完成后开始观测,施工期间,每施工1-2层观测一次,如有必要,观测次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竣工后,第一年内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观测一次,直到建筑物沉降基本稳定为止。沉降停测标准可采用连续两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埋设在地下室地板上的初始沉降观测点应随施工逐层行商引测至地面以上。施工应注意对沉降观测点的保护,待竣工时提供完整观测资料。到±0.000时,按设计要求埋设永久性沉降观测点,并将高程引测量新观测点上以保持沉降观测的连贯性。沉降观测使用DS2型精密水准仪和钢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观测,其闭合差应符合√±5n mm的要求,观测次数按设计或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采用以下措施:
①固定使用经过计量检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并定期进行检验校正;
②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并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对水准点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程变动造成差错;
③首次观测前到现场确定仪器安置位置和选定监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性水准点一起绘制一张沉降观测路线图,以便每次观测时按规定的路线进行;
④首次观测值是计算变形量的起始值,其高程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以连续观测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各点的高程;
⑤作业时,观测员、记录员、立尺员三位一体,要基本固定且做到密切配合;
⑥每次观测结束后,由测量工程师负责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投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
⑦根据沉降变形特征点处布点和大面积均匀布点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层均匀布设沉降观测点若干个。为便于长期观测,标志点用钢质结构,均设于墙柱内,每增高一层观测一次,计算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以便及时掌握平均沉降量和各点间差异沉降。
4.2主体结构施工 4.2.1施工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柱筋制绑(钢筋隐蔽)→支柱模板(模板补缝,复核)→支梁底模板(模板检查、校正、复核)→制绑梁筋(复核)→支梁侧模及板模(模板检查、校正、复核)→制绑板筋(检查、验收、签字)→浇灌柱梁板砼,取样(养护)→二、三层循环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填筑墙体。
4.2.2模板工程 (一)模板、支模架选材及支设方法 1、墙柱模:支撑架必须与梁架及楼板满堂架连成整体。
2、梁模:采用12厚镜面覆膜胶合板,梁底模按3/1000起拱(当梁净跨大于4m时)。当梁高≥700mm时,设对拉螺栓,其间距宜在0.5~0.7m。梁采用钢管支撑承重,其立杆间距800mm,对于大于800mm的梁,在梁底加设一根立杆支撑,支撑架横杆步距为1200mm~1500mm,并设扫地杆和剪刀撑。 3、楼板模板:楼板模板采用12mm厚木模板,辅以50×80mm木枋,间距≤300mm。板承重架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1000*1000。 4、楼梯模板 (1)模板选择:底模采用胶合板,侧模采用木模。
a、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确定楼梯板底模高度和踏步平面、立面位置。安装顺序:立平台梁模板→立平台板模板→钉托木,支搁栅→支牵杆、牵杆撑→支外侧模→钉踏与侧模→钉反三角木。
b、搭设竖向脚手架和水平连系杆。 c、搭设支底模的纵横向钢管,铺楼梯底模,模板采用12mm厚木模板。
d、等绑扎好楼梯钢筋后安装楼梯外帮侧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挡木。
e、在侧板处用套板画出踏步位置线。
f、安装踏步立模,模板高度为楼梯踏步高度减去模板厚度,模板顶为踏步平面,将踏步立模和两边侧模固定。
g、在踏步模上每米固定三角木,每隔三个踏步用对拉螺栓φ14将楼梯底板和踏步模板拉紧固定,为周转使用,对拉螺栓套上PVC管。
(二)、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墙柱模支撑采用钢管与梁板支承架连成整体。
2、梁板:本工程现浇梁板面积较大,周转材料用量大,针对这一特点,为了缩短工期、加快周转材料周转,降低造价,梁板模采用快拆体系。
3、为保证结构几何尺寸和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模板各部分尺寸必须与设计相符。模板和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施工前设计出模板配制图,并标出模板位置、型号和数量。有特殊要求时,应加文字说明,并放出全部或局部大样,对较复杂的现浇结构应做出样板。配板前,应熟悉施工图,根据结构形式,尺寸和砼浇筑方法进行配制。
5、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三)、支模程序 模板使用前必须刷隔离剂。
1、墙柱模支模程序: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支模→搭支撑、调直纠偏→安装对拉螺杆→全面检查校→柱墙模群体固定→清除柱墙模内杂物→抹水泥砂浆封柱脚。 2、梁支模程序:放线→搭设支模架→支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安垫块→支梁侧模→固定梁模夹→支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
3、板支模程序: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支模龙骨→安装模板→安装柱→梁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等→检查校正→交付使用。 (四)、模板构造及安装:
1、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进行模板设计,确定模板平面位置。本工程模板采取预拼装量大,先做好拼装准备,拼装后进行编号,并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专人管理。如发现变形应及时进行修理。
(2)模板支设必须准确撑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
(3)模板施工应完全按照现场文明施工方法,完全遵守现场安全施工守则,确保模板施工安全文明。
(4)模板所有零配件以及架体应安装牢固可靠,模板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其它施工载荷,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5)柱节点支模时模板下跨高度控制在200--300mm,模板下跨部分至少加一道箍。
(6)为防止竖向柱混凝土烂根,立模板前模板下应抄平,抹找平砂浆。砂浆内边要用靠尺比着墙皮墨线抹直。这样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因模板底不平,有空隙而漏浆。浇完混凝土,拆模后把砂浆层铲掉,不用再修补剔凿混凝土根部。
(7)门窗口增加斜撑和足够的水平支撑,保证窗口不变形。
(8)顶板模板施工时,采用激光水平仪,控制模板的水平度。
(9)竖向构件吊垂线,梁、墙及悬挑结构采用拉通线的方法,并坚持在打混凝土不撤线,随时观察模板变形及时调整模板。
(10)现浇钢筋砼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长的1‰~3‰,跨度大于2m的悬臂梁为全长的3‰~4‰。
(11)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支模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砼、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12)安装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因钢筋绑扎好,钢筋很容易损伤面板,这时需有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
(13)在靠近模板电焊钢筋、钢管时,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板面。
(14)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也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
(15)浇捣振捣混凝土时震动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16)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五)、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出要预先制定好拆摸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所在地面的温度情况,掌握好混凝土达到初凝的时间,拆模时不得用铁撬撬开模板,还要保护模板边角和混凝土边角,模板在拆运时,均应人工传递,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扔、敲、砸。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严禁用铁铲、钢刷之类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留混凝土。
4.2.3钢筋工程 (一)、钢筋原材质量要求: 1、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并按规定抽样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 2、本工程钢筋用量大,品种多,进场的每批钢筋用完后,钢筋工长、试验人员必须在试验报告合格证明书上注明该批钢筋所用楼层的部位,以便今后对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工程质量。 3、钢筋在储运堆放时,必须挂标牌,并按级别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钢筋与地面之间应支垫不低于200mm的地垄或搭设钢管架。对于数量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钢筋表面应加覆盖物,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4、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应对该批钢材进行化学成份分析,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钢材不得用于工程。
5、钢筋规格品种不齐,需代换时,应先经过设计单位同意和验算后,方可进行代换并及时办理技术核定单。
(二)、钢筋的加工制作 1、根据现场总平面布置,主体施工阶段钢筋加工场地设在钢筋加工车间区域,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2、钢筋成型加工前接长采用闪光对焊,对钢筋的进料长度和下料长度应进行综合比较,准确下料,尽量做到不丢短节,以节约钢筋。 3、对于结构部位、节点复杂的构件,应认真全面熟悉图纸,弄清各部位钢筋锚固方式及长度,对梁、柱节点各处钢筋排放位置进行合理编排,避免绑扎时发生钢筋挤压成堆的情况,按图放样,在施工前对每一型号钢筋均应先试制无误后,方可批量生产。 4、所有加工钢筋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箍筋弯钩为135°,且平直长度不小于规范和设计的要求,箍筋制作弯心应大于主筋直径。
(三)、钢筋的绑扎 1、钢筋的连接方式:大于或等于Φ25柱竖向钢筋均采用直螺纹连接,小于Φ25的柱竖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长;
楼板受力通长钢筋采用搭接接长;
大于或等于Φ22梁纵向钢筋均采用直螺纹连接,小于Φ22的梁纵向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长。
2、梁钢筋绑扎:
(1)钢筋接头位置: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接头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2)在完成梁底模板及1/2 侧模通过质检员验收后,即施工梁钢筋,按图纸要求先放置纵筋再套外箍,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梁筋绑扎同时,木工可跟进封梁侧模。 (3)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 ㎜的同梁宽同长钢筋。 (4)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
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上。 (5)框架梁接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梁顶面主筋的净间距要留有30 ㎜,以利灌注混凝土之用。 (6)当梁筋绑好后,立即放置砂浆垫块于梁纵向受力筋下,每根钢筋间距1000 mm。
(7)楼层梁和板纵筋需要连接时,上部纵筋一般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下部纵筋一般在跨中1/2范围之外弯矩较小处连接或锚固在支座内。
(8)所有框架箍筋应有135°的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和75mm。
(9)柱下独立浅基础宽度≥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的0.9倍,并交错布置。
(10)柱内纵筋锚入基础内的长度不应小于lae,同时竖向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ae,水平锚固长度不小于150mm。
3、板钢筋绑扎:
(1)绑扎钢筋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在平台底板上用墨线弹出控制线,并用红油漆或粉笔在模板上标出每根钢筋的位置。
(2)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待底排钢筋、预埋管件及预埋件就位后交质检员复查,再清理场面后,方可绑扎上排钢筋。
(3)钢筋采用绑扎搭接,下层筋不得在跨中搭接,上层筋不得在支座处搭接,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绑牢,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180º 弯钩。 (4)板钢筋网的绑扎施工时,四周两行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叉扎牢,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右左扣绑扎)。下层180 º弯钩的钢筋弯钩向上;
上层钢筋90 º 弯钩朝下布置。为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间距离,上下层筋之间用马凳筋架立。 (5)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
(6)板按1m的间距放置垫块,梁底及两侧每1m 均在各面垫上两块垫块。
4.2.4砼工程 (一)、商品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要求 本工程砼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首先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砼强度等级,选择水泥品种,砂石骨料粒径。含泥量、有害成分必须符合要求,水泥除有质保书外还需要做好安定性和强度复试,砂石料的筛分试验和级配试验,根据级配试验确定试验配合比,根据现场所用砂石含水量调整现场施工配合比,选择施工机械及机械及计量器具(包括磅称、坍落度筒、试块盒等),并进行现场施工技术交底和配合比挂牌施工,机械设备操作定人、定机、定岗。砼浇捣前应对前道工序钢筋绑扎,模板验收完成符合要求后进行,控制标高,轴线等。水泥入库、进场同批号堆放一库,砂、石料分类隔仓堆放。 (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水泥,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场试验报告。
(2)细骨料用中砂,细度模数2.5—3含泥量不大于3%,砂率宜控制在40%—50%。
(二)、砼施工顺序:柱、梁板依次浇筑,自远端依次后退进行。
(三)、砼的运输 (四)、混凝土泵送和布料:当浇筑高度大于3m,应配合溜槽下料。浇灌柱砼前,底部先填以50——100mm厚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砼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捣实,钢筋密集的地方采用细石砼浇筑,细棒振捣,每层砼的浇灌高度不得大于500mm. (五)、砼的浇筑 1、砼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洞等进行细致检查并作好自检和工序交接记录。钢筋上的泥土、油污、模板内的垃圾杂物应清除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缝隙应堵严。 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度不宜超过3m,当高度超过3m时,应设串筒下料,以防止砼产生分层、离析。 3、砼应分段分层进行浇筑,本工程分层厚度梁、柱为500mm,框架节点核心区为150mm。
4、砼必须连续浇灌,以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如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有关规定,即砼强度等级小于C30即为180分钟,大于C30时为150分钟(掺有外加剂时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砼浇筑后应用机械振捣密实。 (六)、主要部位的砼浇筑 1、柱浇筑:柱浇筑应分层进行。浇筑时,在底部先铺一层5—10cm厚减半石砼或去石子水泥砂浆,以避免底部产生蜂窝,保证底部接缝质量。 2、梁板浇灌:
梁板应同时浇灌。先将梁的砼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达到板底标高时再与板的砼一起浇捣,随着阶梯不断延长,板的浇筑也不断向前推进。 3、梁柱节点:在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接处,由于钢筋较密集,且有预留管道要加强振捣,以保证密实,必要时在节点处采用部分同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浇筑,采用片式振动棒或辅以人工捣固。 (七)、混凝土振捣 每一振点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宜。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加强节点处、转角处。钢筋密集处振捣,此部位可用小直径振动棒,保证振捣到位,不得出现漏振现象。 (八)、保证砼顺利浇筑的措施 (1)浇筑前,在对钢筋、模板、预留、预埋等检验合格并办理隐蔽签证,同时还应办理浇筑部位的砼浇灌许可证,在充分准备和检查后方可进行浇筑。需要夜间施工时提前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证。 (2)浇灌砼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进一步检查,应保证器具完好,配电线路畅通。
(3)砼浇筑前应搭设好砼临时运输道路,并合理组织安排劳动力,以保证砼顺利浇灌。
(4)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设专人在路口指挥车辆进出,保证车辆运输安全通行。
(5)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工人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严禁出现蜂窝麻面及大面积气泡现象。 (6)混凝土应按规范要求分层,分部位取样做强度试验,以便做好混凝土强度控制,混凝土终凝后1—2小时开始浇水养成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昼夜。 (7)在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棒碰撞钢筋,以免移位。
(九)、混凝土质量检查 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检查混凝土在浇筑点的塌落度;
每一工作台班至少两次。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用于检查结构构件质量的构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每组3块)。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以上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盘砼中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试块均放置在养护池(下图所示)自然养护。
4.2.5脚手架工程 (1)总体安排 本工程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采用满堂脚手架,砌筑和围护采用双排脚手架,内装修采用移动式脚手架。搭设前应根据具体情况编制详细的搭设方案,通过计算确定各项参数,并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
(2)特殊部位的处理 1)过洞口处理 过门洞,双排脚手架可挑空1~2根立杆,即在第一步大横杆处断开,悬空的立杆处用斜杆撑顶,逐根连接三步以上的大横杆,以使荷载分布在两侧立杆上,斜杆下端与地面成60°左右,凡斜杆与立杆,大横杆相交均应扣接。
2)出入口脚手架构造处理 在建筑物出入口处采用平行弦桁架结构,并进行出入口处脚手架加固。在开口处的两侧采用双立杆,悬空立杆下端增设安全扣件,此处连接要紧密,每步都须设置。出入口脚手架上方设双层防护棚,以保护出入人员的安全。
(3)安全要求 1)搭设过程中的架子,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经技术、安监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卸。
2)脚手架外侧必须绑1200mm高的护身栏杆和250mm高的挡脚板,在离走道板600mm处加设一条防护杆。外排架2m相对高度以上挂设安全立网,运转层及中间夹层有空洞处在施工过程中挂水平安全网。
3)走道板铺设要满铺、铺平、铺稳,不得有探头。架子上不准有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活动钢管、小钢模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
4)六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天气不得进行脚手架作业,大风大雨后必须对脚手架基础,施工层脚手板进行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清除后方准上架作业。
4.2.5围护砌体工程施工 (一)、材质要求 原材料要求:加气混凝土砌块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有出厂合格证方可进场。砌体砌筑前1~2日洒水润湿,标准达到外湿内干、含水率15%。
(二)、砌筑砂浆的制配 1)配制砂浆用洁净的中砂,不得含草根、废渣等杂物,并过筛,且含泥量不超过5%。 2)砂浆配合比采用容重比,水泥、塑化剂的计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砂石、灰膏的计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3)砂浆搅拌时间≥2min,水泥砂浆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00Kg/m3。 4)砌筑砂浆分层度不大于30mm,稠度以70~90为宜。砌筑砂浆应在拌制后4h内使用完毕,气温高于30℃时,时间缩短1h。 5)砂浆试件在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
(三)、施工准备 1、运到现场的砖及砌块,应分规格等级堆放,堆垛上设标志,堆场必须平整,作好排水,堆放高度不超过1.6m,堆垛之间保持相当的通道。 2、将砌体基层清扫干净,并在基层上弹好轴线、边线、门窗洞口位置和其它尺寸线,并立好皮数杆。
3、砌体主要采用塔吊及施工电梯运输到相应楼层。
(四)、砌体砌筑施工: (1)砌筑前将基层清扫干净,并扫刷素水泥浆一道。 (2)在开始砌筑前,弹出墙体砌筑边线,划分出门窗洞口位置线,并在填充墙两端的结构上标注出窗台、门窗洞口顶标高。 (3)砌筑时必须立皮数杆挂线,以保证缝横平竖直。 (4)排列砌块:在弹好线的楼面上,按页岩砖砌块排列图的组合平面预排,特别是门窗洞口及墙垛等位置符合模数。将页岩砖砌块从房屋的一个大头角(转角墙或L形墙)排列到另一个大头角,砌块应留8-12mm缝隙,排好后挂通线,然后把搁底的三线标砖砌好,作为上部砖砌体的砌筑标准。 (5)挂线:为保证墙体垂直、平整,砌筑时必须挂通线,并以双面挂线为准。
(6)砌筑:页岩砖块的砌筑采用“抹灰挤浆法”,先用瓦刀在砖的底面(反砌)的围肋上满铺灰浆、铺灰长度为2-3m,再在待砌的页岩砖砌块端头抹头灰,然后双手搬运页岩砖块进行挤浆砌筑。砌筑时做到横平竖直,灰缝饱满密实,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7)砌体施工应严格按《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空心砖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也应砌筑成实心砖砌体。 (8)所有墙体必须通过间距不大于500mm的拉结钢筋与框架柱、构造柱拉结。穿越墙体的水管严防渗水。 (五)、构造措施 墙体设计中要求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1、水、电管线的敷设处理 墙体砌筑与管线敷设应同步,水平方向的管线可设置在梁下或梁孔板内,垂直管线要随砌筑进度预埋在空心砖砌体内(电线管内穿入12号铁丝备用)。开关盒、接线盒、插座盒等与空心砖间的孔隙应用C10级细石砼密实,以保证水、电管线的安装质量。
2、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墙(柱)交接处理 当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墙(柱)交接时,应在钢筋混凝土墙(柱)处,每间隔600预留2¢6拉结筋,钢筋伸入墙内不小于1000。其节点详下图A。 3、构造柱的设置 本工程凡墙体转角处,丁字墙交接处及墙体大于6m时需设置构造柱。
4、门窗洞边处理 门窗洞边200内砌体选用实心砖或砌筑砂浆填实的空心块砌筑。
5、不同材质墙体处理 凡两处不同材质的墙体及与框架梁交接处,均加300宽钢丝网或玻纤网格布拉接,防止抹灰开裂。
6、混凝土翻边处理 凡厨房、卫生间在除门洞外的墙身根部用C20混凝土做翻边处理,厚度同墙宽。
六、砌筑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一)砌筑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直灰缝宽度控制在8—12mm,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二)每一楼层250m³的砌体,每种强度等级的砂浆至少制作两组(每组6个)试块。
(三)砌筑时先远后近,先外后内:在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应吊一皮,校一皮,皮皮拉麻线控制砌块标高和墙面平整度,砌筑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接搓可靠,灰缝严密。 (四)经常检查脚手架是否够坚固,支撑是否牢靠,连接是否安全,脚手架严禁超载。
(五)为减少裂缝,填充墙顶部塞口在墙砌筑7天后方能砌筑封闭。后塞口可采用烧结页岩砖斜砌挤紧,砖倾斜度为45°~60°左右,砂浆应饱满,避免与梁底接合部位产生裂缝。
(六)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期龄不宜小于45天,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期龄不宜小于28天。
(七)加气混凝土砌块干体积密度应至少为B06级,并采用优等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允许干燥收缩值为0.4mm/m。
(八)墙身防潮层用20mm厚1:2.5防水砂浆(内掺相当于水泥重量5%的防水剂),设置于室内标高和室外标高的砌体内。若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圈梁,当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或地圈梁)顶面标高在-0.100m以上时,可不设防潮层;
当基础梁(或圈梁)顶面标高低于-0.100时,仍须设置防潮层。
4.3装饰装修及屋面 1、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屋面排水为有组织排水。
2、外门窗均采用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 3、外墙面:真石漆墙面、玻璃幕墙。
4、内墙面:混合砂浆内墙。
5、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
(一)
抹灰工程 1.施工顺序:基层处理→浇水润湿→甩毛→标准灰饼→充筋→底层抹灰→养护 2.施工方法 (1)基层处理: 抹灰打底前应对基层进行 “毛化处理”。即先将表面灰浆、尘土、污垢清刷干净,用10%火碱水将板面的油污刷掉,晾干。然后用1:1水泥细砂浆内掺界面剂,喷或甩到墙上,其甩点要均匀,毛刺长度不宜大于8mm,终凝后浇水养护,直至水泥砂浆毛刺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掰不动)为止。基层处理完毕应适当洒水。砌块墙面需将表面尘土、砂浆清理干净,然后适当洒水湿润。
(2)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按墙上己弹的基准线,分别在门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灰饼大小一般为50×50mm,间距不宜大于1.5m。 (3)抹底层砂浆:抹1:3水泥砂浆,厚度20mm,应分层分遍抹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在砖块与混凝土结构墙体交接处的基层表面应先铺防裂网,并绷紧牢固后方可进行施工抹灰。防裂网与砼柱梁及墙体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5)修抹墙面上的箱、槽、孔洞:当底灰找平后,应立即把暖气、电气设备的箱、槽、孔洞口周边的砂浆杂物清理干净,使用1:3水泥砂浆把槽、孔洞口周边修抹平齐、方正、光滑。
(6)养护: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潮湿的环境下养护,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养护时间宜不少于7天。
3.质量标准:
(1)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裂缝。 (2)表面应光滑、洁净、接茬平整,分格缝及灰线应顺直、清晰(毛面纹路均匀一致)。
(3)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边缘整齐、方正、光滑;
设备管道、暖气片等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光滑。门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应填塞饱满,表面平整光滑。 (4)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成品保护 (1)门窗框上残存的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 (2)室外翻拆架子时要防止脚手架杆碰坏己抹好的水泥墙面,不可随意蹬踩窗台、线角,损坏棱角并污染墙面。墙边角处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钉木板做防护,避免因工序穿插造成墙边角的污染和损坏。 (3)室内抹灰前宜在门框根部500~600mm高范围内,钉铁皮或木板保护,防止施工中碰坏。 (4)地面踢脚板、墙裙及管道背后及时清扫干净,暖气片背面事先刷(喷)好一道罩面材料。 (5)室内搬运物料要轻抬、轻放,及时清除场内杂物,施工工具、材料码放整齐,避免撞坏和污染门窗、墙面和护角。为避免破坏地面面层,严禁在地面拌灰,保护地面完好。 (6)保护好墙面的预埋件,通风篦子,管线槽、孔、盒。电气、水暖设备所预留的孔洞不要抹死。 (7)喷洒过防裂剂的底层砂浆在抹罩面灰之前不要搓动,以免降低其防裂效果。
(8)抹灰层在凝结硬化期应防止曝晒、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以保证抹灰层有足够的强度。
(二)外墙真石漆施工 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外墙涂料采用真石漆。
1、 施工工艺流程:
(1)
基面处理 (2)
批刮找平腻子 (3)滚涂抗碱底漆或封固底漆(黑色底或同色底)
(4)沟缝分格处理 (5)喷涂超耐候真石漆 (6)喷涂防尘罩光面漆(水性或油性)
2、作业条件:
(1)、对涂料有影响的其它土建及电缆线管等安装工程均已施工完毕,并预先加以覆盖;
已安装的电气、热控设施及门窗等都需进行必要的遮挡。 (2)、混凝土及抹灰墙面不得有起皮、起砂、松散等缺陷。
(3)、施工环境温度应高于50℃. 3、施工要点 第一步基面处理 由于基面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真石漆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装修前,必须对基面认真检查验收。
现将具体要求介绍如下:
1)于刚建成的新墙,需要充分养护,干燥;
对于已受潮剥离的旧墙,则需重新做底层批荡,然后才能进行一系列的喷涂施工。
2)基面应平整、洁净,不得有油污,浮灰或其它污染物。
3)对旧墙体或其它基面上原有的旧涂料,应经试验确认其附著性;
若附著性差,则必须彻底铲除。
基底验收标准:
1.表面平整度:一般要求错位在3mm以下,若超过此范围则需进行打磨使之平整。
2.无脱层、空鼓、面层无裂缝、缝裂不大于0.2mm,无明显砂眼等缺陷。
3.面层达高级抹灰,即产面垂直度不大于3mm,表面平整度小于2mm,阴阳角垂直度小于2mm,方正2mm。
4.表面必须平整、洁净、颜色均匀,无裂纹、无明显接槎,无灰尘、油渍、无外露钢筋、铁丝、木屑、红角和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
5.护角等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分隔缝(条)宽度、深度均匀、平整光滑、楞角整齐、横平竖直。
6.基层的碱性:基层墙面PH值低于10。
7.基层的含水率:基层含水率小于8%,新粉刷的砂浆面层要经过3个星期左右才能施工。
8.表面污物:表面尘土、油污等要用钢丝刷、合成洗涤剂等加以去除,或用粗砂布打磨干净,清洁打磨完毕后方可施工。
第二步:批刮找平腻子、打磨 (1)批刮腻子应使用抹子、刮板或钢批进行施工,从上向下批刮。每遍腻子不能刮涂太厚,过厚易产生龟裂、脱落等弊病。通常外墙腻子一道在0.5~1.0mm左右。 (2)腻子通常批刮两遍,两遍腻子的间隔时间不能过短,一定要在第一道腻子干燥后,再披刮第二道腻子。 (3)批刮腻子时不要过多往返刮涂,以免出现卷皮、脱落或将腻子中的胶料挤出,封住表面不易干燥。 (4)批刮腻子时,要注意手法,食指压紧刀片,用力将腻子压进缺陷内,要填满、填实,将四周的腻子收刮干净,使腻子痕迹尽量减少。
(5)待腻子完全干透后(晴天一般12个小时)用对应的砂纸打磨平整,清扫灰尘。
第三步外墙底漆施工:(外墙抗碱底漆或封固底漆)
涂刷外墙底漆是涂料涂层结构中的第三道工序,涂刷后在腻子层上形成涂膜,其乳液粒径极小,能深深地渗入被涂基层。它具备以下功能:
底漆能快速渗透基材和腻子层内部,形成严密封固隔离层,漆膜柔韧性好有效防止外界酸、碱、水、油份等物质侵蚀墙体,达到最佳的酸碱度平衡,有效阻隔漆膜脱落、泛碱、漆膜发花,还可防止基材或腻子层滋生的霉菌外渗而影响外墙装饰效果。提高面漆附着力、遮盖力高同时还可用色浆调色,节省外墙面漆。
施工方法:刷涂、辊涂、喷涂均可。施工厚度(湿膜)大于30μm,方可达最佳效果。
施工条件:环境和墙面温度在+50C以上,相对湿度不高于85%。墙面含水率小于10%,PH值小于10。待底漆完全干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底漆验收标准:
表面目测达到:表面光滑、平整、均匀、洁净、无砂眼、无明显刷痕、无漏涂等,大面观感良好。
第四步:沟缝分格施工 1. 按照设计要求在墙面打好水平,量好尺寸,用墨盒弹好线,定好位置,贴美纹纸作保护。
第五步真石漆施工:
开罐后倒出来充分搅拌均匀、建议不加水稀释直接施工,如需加水最多不超过3%,已稀释的真石漆请不要倒回原包装内、应尽快用完已开罐的产品。根据喷涂效果的要求选择合适口径的喷枪、小口径喷枪Ф2~4㎜、中口径喷枪Ф4~6㎜、大口径喷枪Ф6~8㎜、喷嘴距墙面40~50㎝。一般喷涂时将空气压缩机压力调节为4~7㎏f左右。对于不同造型喷涂真石漆工艺先按要求设计好规格尺寸,然后在已涂刷好底油的墙面用美纹纸做好所需模型,在喷上真石漆,在真石漆还没有表干前撕掉美纹纸即可。喷涂大面积时以分格线为交界处施工,控制喷涂厚度在4-5 kg/m2左右,切勿过厚和过薄施工,保证喷涂效果一致,这样可有效避免出现明显接口、厚薄不均匀和色差。
第六步打磨:
待石头漆干燥后将石头漆表面有锐角的颗料磨平(约30-50%),可增加石头漆美感及减少锐利并避免灰尘积留。
第七步:防尘罩光面漆施工:
主材层完全干透后(晴天时一般24小时干透)才可以喷涂面漆,空压机气压要求4kg以上,喷枪的枪口垂直于墙面,距离750px-1250px,来回均匀喷洒上去,面漆一般喷二遍。首先薄而均匀地喷涂一层,不得漏喷。
开罐搅拌均匀,按各型号规定的加水比率或者稀释剂使用,建议采用喷涂施工,喷涂厚度0.1~0.125kg/m2。干膜厚度30μm。
真石漆面油施工质量要求 A:无发花、无漏喷、光泽一致;
B:无流坠、疙瘩、溅沫现象;
C:窗及其它构件表面洁净。
(四)卷材防水屋面 1、施工工艺:基层处理→砂浆找平层→防水涂料→卷材→砂浆找平层→保温层铺设、压紧→保护层。
2、施工技术:
基层处理:在保温层铺设之前,应事先检查基层,基层过于凹凸的部位,高出的部分须剔平,低处用水泥砂浆分层填实,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等应事先清除干净。铺设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首先将屋面各控制点的高度用普通砂浆做好,然后根据已做好的控制点拉线,铺设20厚1:3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刷2厚防水涂料一道,铺设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进行蓄水试验。试验合格后进行65厚挤塑板保温层铺设,最后20厚保护层。
卷材铺设采用热熔法,需注意:
a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
b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空鼓。
c卷材接缝部位必须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
d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铺贴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及时铺贴卷材。铺贴卷材时,应将自粘胶底面的隔离纸全部撕净。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搭接部位宜采用热风加热,随即粘贴牢固。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
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见下图所示:
建立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施工主管中间控制,专职质量监督员作业检查,班组质量监督员自检、互检的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项目各级质量意识,贯穿谁管生产,谁管质量;
谁施工,谁负责质量;
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实行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
严格执行本公司的质量理念:质量就是生命,产品代表人品。
5.2质量保证措施 1. 建立健全质量检查、每周例会制度。
2.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质量控制QC小组,对整体工程的质量进行宏观控制、管理。
3. 强化文件和工程资料的管理,工程部要对施工图纸、图集、质量标准、验收规范、各种变更、洽商资料等,对与质量有关的文件进行统一管理,定期收集、整理存档资料。
4. 加强材料采购、贮存和使用管理为保证施工材料合格, 5. 材料计划要准确、及时,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采购、试验。
6. 所采购的材料进行外观检验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进场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隔离并退货,所有材料必须做出明显标识,以避免混用和错用。
7.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都要做出详细的技术交底,确定每道工序的具体内容、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施工中坚持三检制,加强中间验收、交接工作,检查人员随时抽查、检查,以确保每工序都受到控制。
8.钢材、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明材料或检验报告,并应按规定规范要求抽样试验。
9.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的质量管控,在班组自检和施工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
10.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
11.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后予以嗟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
12.凡分项工程的施工成果被后道工序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5.3施工阶段实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 1. 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执行签署施工准可令制度。
2. 项目经理负责填写混凝土浇灌令的申请单,项目工程师负责混凝土浇灌令签发前检查准备工作及混凝土浇灌令填表送签工作。
3. 混凝土浇灌令申请签发的条件:
(1)
模板的支撑系统按施工方案施工完毕;
(2)
模板、钢筋及其支架质量符合规定,验收合格;
(3)
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必须确认签证;
(4)
施工范围内安全设施落实;
(5)
施工机具准备就绪且能正常运转;
(6)
材料供应准备完毕。
5.4技术、质量交底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形式。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钢筋绑扎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 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位移。
2)配制梁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避免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3)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4)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要准确。
5)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不少于3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
8)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6.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 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 露筋: 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 麻面: 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 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或因砼气泡多,振捣不足。
4) 孔洞:
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或因石子偏大,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 层混凝土。
5) 缝隙与夹渣层:
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 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
7) 要求商品砼厂家严格执行供货技术协议,砼使用的水泥、水、骨料、粉煤灰和外加剂必须符合法规和施工规范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和相应的试验报告。
8)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外加剂的掺量要符合要求,施工中严禁对已搅拌好的砼加水。严格作好对商品砼的检验和记录。
9)砼到场后进行塌落度检测,塌落度要求要符合规范,如与规范不符,则退回不能使用,并及时与搅拌站联系进行调整。
10)砼试块必须按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评定符合《砼强度 检验评定标准》要求。按法规作好监理见证取样和工作。
11)基本项目:砼振捣均匀密实,表面及接槎处应平整光滑。表面不得出现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12) 短柱烂根:控制砼坍落度,防止砼离折。
13) 移位变形:模板穿墙螺栓坚固可靠,两侧砼对称,均匀进行浇筑。
14) 表面气泡过多:采用高频振捣器每层砼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15) 砼与模板连接:及时清理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
6.3砌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序号 质量通病名称 产生原因分析 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通病发生后纠正措施 1 平整度及 垂直度偏差 操作不认真, 检查不到位;
外手挂线,及时吊线靠直;
偏差超标造成抹灰超厚 时,应增加钢丝网片;
2 砂浆不饱满 砂浆和易性差;
铺灰随意性大;
控 制配合比;
注意铺灰、揉压操作;
使用水泥砂浆灌缝;
3 门窗洞口 尺寸不准 操作不认真, 技术交底和专检不到位;
加强现场管理;
认真检查,测量;
偏大时增加钢丝网片或浇 筑构造柱;
偏小时进行局部剔凿;
4 砌体稳定 性差 拉结筋设置不合要求;
排块及局部做法不合理;
拉结筋间距、长度、 位置 符合规范 及设计要求;
按要求进行砌筑;
返工处理;
5 灰缝大小 不均 砌筑时未拉通线或拉线不紧;
砌筑时拉通线;
6 接搓质量 差 留直搓时漏放拉结筋;
散料污染,未清理;
拉结筋按要求放置;
接 搓前清理搓面,浇水润湿,再填实砂浆;
七、HSE管理 7.1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 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环保方针:环境健康安全方针为:营造绿色建筑,追求卓越品质 , 建设文明安康家园。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序号 项目 目 标 1 施工过程中,杜绝重伤事故和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不发生火灾事故及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轻伤率控制在5‰及以下;
严格控制各种习惯性违章。
2 设备 重大设备事故为零、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3 防护 “三宝”配戴100% 4 噪声 逐步减少作业场所超标噪声,对重点噪声进行控制。
5 消防安全 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发生、隐患改正及时、消防器材配备齐全 6 交通安全 杜绝特大事故,控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频率。
环境管理目标 序号 目标 指标 1 噪声排放:逐步达标 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排放达标率90% 3 运输无遗漏 运输无遗洒现象 4 减少油品、化学品的泄漏 施工现场化学品、油品一律实行容器式管理和使用,避免泄漏、遗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5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有毒有害废弃物应集中封闭管理,尽量减少其排放 7 生活、生产水达标排放 生活、办公污水达标排放 7.2 HSE保证体系 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规范现场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现行有效的规程、规范、条例、办法以及招标单位有关规定的要求,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本项目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项目部HSE保证体系见下图所示:
7.3安全防范措施 7.3.1施工安全事项 1) 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 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3) 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到距模板1米以下才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4) 做好基坑周边防护并经常检查,严禁向基坑内投掷物品。
5) 切割机使用前,须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有否二级漏电保护:切割机后方不准堆放易燃物品。
6) 车道板单车行走不小于1.4m宽,双车来回不小于2.8m宽,在运料时,前后应保持一定车距,不准奔跑、抢道或超车。到终点卸料时,双手应扶牢车柄倒料,严禁双手脱把,防止翻车伤人。
7) 混凝土泵管出口前方严禁站人,以防砼喷出伤人。
8) 砼振捣工必须穿胶鞋,戴绝缘手套。
9) 特殊工种及机械操作,必须有专职人员。
10)
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必须经过二级漏电保护,电源线不得有接头,观察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11)
夜间施工,施工现场及运输道路上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现场必须配备专职电工24小时值班。
12)
交叉作业要有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
13)
施工现场的坑、井、孔洞和沟道等必须分不同情况加设盖板,围拦或悬挂警告标示牌;
14)
脚手架的搭拆,使用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
15)
现场道路平整、畅通、不积水,在光线不亮或夜间施工区域应设置足够的照明;
16)
所有高处作业平台,走道等均应及时装设栏杆扶手;
17)
安全设施均应有效管理,不得任意拆迁;
18)
现场行驶的机动车辆限速行驶;
19)
现场设专职或兼职的消防人员,配有足够的消防设施和专用工具;
20)
现场用火要有批准手续,动火作业前认真检查并清除下面和周围的易燃物品,危险区域严禁烟火 7.3.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杜绝不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
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机械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操作。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机械操作司机对机械的各个传动部分、操作控制部分经常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马上报告设备部门,严禁行车带病工作。
3.施工机械作业的指挥人员,站在操作手可视范围内的安全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在机械运作范围内严禁非机械操作人员滞留。
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上部工作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7.3.3现场环境管理 1.严格执行有关的环境卫生标准要求,保持施工场地整洁。
2.施工垃圾要随时收采,集中送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
八、 意外事故处理 1.为防止现场架设砼泵发生难以修复的机械故障,要与商品混凝土公司联系1辆泵车备用,故障发生后30分钟内可到达现场。
2.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工地配备1名专职安全员。
3.各构件砼浇注时,如发生砼供应不上,应作好接浆准备。
九、雨季施工 防雨重点在于砼露天浇筑,雨天浇筑砼,小雨一般不停止施工作业,仅要求在浇筑砼收面后及时以塑料薄膜覆盖,防止雨水损伤砼表面;
并要求商混凝土测试砂、石含水率,减小砼拌用水量,连绵雨及中雨以上,应停止砼浇筑作业,砼初凝前遇雨,应覆盖彩条塑料布,防止雨水冲走泥浆,降低砼强度。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