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茜,张小旺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颁布,中国政府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高度重视意味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自贸区建设历史悠久且独具中国特色,30多年前,中国内地第一个保税区在上海外高桥建设完成,这代表着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开端。异于国际上通行的自贸区“境内关外”的政策,中国自贸区一直实行着“境内关内”的政策,开放度相对较低。近些年,国际经济形势下行,贸易保护主义复辟。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应扩大开放度,实行真正的“境内关外”政策,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规模与数量,增强中国经济外向型增长动力。海南自贸港的施行政策与国际标准相接轨,标志着中国自贸区建设进入新阶段,海南自贸港的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开放度将达到历史新高。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依托于海南省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基础,其中海南省经济形势总体较为落后,但自然风光优美、空气质量良好,这决定了海南自贸港与香港及新加坡自贸港的发展定位迥然不同。海南自贸港的开放发展亟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加入自贸港的建设,为自贸港带来优质的资金、人才、物资,推动海南自贸港的繁荣发展。
营商环境主要包括政治是否稳定、市场竞争是否公平、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等。经济发展与营商环境互为前提和基础,营商环境是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良好的营商环境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反之,恶劣的营商环境将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经济开放的新窗口,自贸港建设是带动中国经贸发展,吸引优质外国企业、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新契机[1]。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将为自贸港汇聚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将促进海南自贸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新兴自贸港口。
(一)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以点带面推动全国经济逆势而上
受疫情影响,中国原本就严峻的外贸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在此大环境下,中国政府始终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坚定不移地推进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海南自贸港地理位置优越,通过南海与东亚其他国家、东南亚各国相连接;
通过印度洋与欧洲、非洲相连接。另外,海南自贸港的自然风光引人入胜,地理位置和自然风景是其与生俱来的优势。但目前海南省并未将自然优势全面转变为经济优势。海南自贸港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海南省内自然条件和人力、物力资源,而且要引进大量外部优质资源,增强海南自贸港的内生动力。营商环境是吸引外部企业、资本进入自贸港的重要因素,只有稳定且具有活力的营商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企业的创造力。目前,中国政府为推动海南自贸港快速发展,从税收政策、进出口通关手续以及财政政策等各方面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优惠和便利。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推进自贸港快速建设发展,有利于发挥海南自贸港的经济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国经济外向型发展[2]。将自贸港作为拉动国内消费,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建立,吸引外商外资的桥头堡,加强中国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
(二)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完善
目前,中国以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及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仍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自贸港经济首先应充分考虑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海南自贸港生态环境良好,适合发展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海南自贸港各类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大,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在此形成产业群,产生产业集群效应,带动海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首先,从财政税收优惠的角度出发,海南自贸港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税收优惠,减少高新技术产业成本,使其将更多财力投入研发环节,增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其次,从政府行政审批的角度来看,海南自贸港将在借鉴其他自贸区行政审批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制度、深化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推行极简审批制度,优化审批流程,为高新技术企业节省审批成本。最后,从市场环境角度来看,海南自贸港将国内外优质资源集中于此,与高新技术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将集聚于此,不仅为企业运作管理提供便利条件,而且为企业运作减少各类成本。因此,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有利于未来在自贸港内形成我国最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推动我国外贸加速升级
海南自贸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具有天然的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海南自贸港不仅能为国内想要走出国门的企业搭建便利的平台,而且能吸引全球商品、服务、资本进入中国市场。首先,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对外开放的形象,推动海南自贸港成为新形势下联通中国与世界的新纽带,增强中国对国外资本、人才的吸引力,巩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核心地位,在当前动荡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其次,海南自贸港在对外贸易方面主要通过政策优惠提升营商环境。针对货物贸易自贸港采取“一线放开”的政策,将通过一正三负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2025年对四类商品实现零关税的政策,这无疑会促进港内商品进口量的增加,间接促进中国商品进口贸易发展[3]。对于服务贸易来说,海南自贸港为服务业的开放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打破中国境内服务贸易壁垒,提供良好的服务贸易竞争氛围,吸引来自国内外的高端品质服务提供商进入国内,间接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加速发展。最后,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有利于催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模式,促进海南自贸港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及数字贸易的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成为集资源、数据及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贸易港口,以此带动中国外贸整体的发展。
受历史、地理、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南省工业基础薄弱,以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尽管政府十分重视海南的经济建设,相继在海南成立经济特区、自贸区及自贸港,且不断提升自贸港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但与国际性自贸区、自贸港相比,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仍处于较落后的水平,无论是贸易便利化程度、通关速度,还是自贸港内行政审批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一)自贸港内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
海南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但多年来在全国属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海南省适合发展热带种植业,但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海洋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
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发展工业。因此,海南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产业单一,自贸港内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海南岛特殊的地形地势导致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岛内环城高速、高架交通网与岛外公路铁路运输网均未建设完全,远达不到国际化自贸港的建设标准。其次,海南省信息化建设起步时间较早,目前信息化网络建设在全国位于前列,但在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新形势下,信息化网络建设需更进一步,亟须增强各信息平台间的联动性,促进信息一体化建设,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最后,海南省内的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政务系统化建设基本完成,但未来自贸港建成后海南省物流、人流将会成倍增长,海南省将会成为国际性的货物中转集散地,将对配套服务体系承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自贸港配套服务系统仍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4]。
(二)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人才储备不足
海南省生态环境优美,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宜居城市,旅游业繁荣发展,每年吸引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参观旅游。但受历史、现实条件的影响,海南省缺乏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如今,海南自贸港建设规划的确立意味着海南省的人才缺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对人才的需求紧迫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首先,海南本土高等及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落后,全省整体教育水平偏低,教育环境相对封闭落后,人才培养效率不高。人才储备远不及内地发达城市,当前人才存量与自贸港的人才需求量失衡。其次,海南省的医疗卫生、社会公共服务以及交通运输等公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无法满足高端人才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无法有效吸引外来人才加入海南省建设发展队伍;
以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为支柱产业,工业基础薄弱,薪资水平不高,本地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最后,尽管近些年海南为吸引人才流入出台各式优惠政策,但具体到政策落实仍缺乏执行力,打击引进人才的积极性。
(三)政府监管水平及服务质量与自贸港要求不相匹配
从海南省经济特区到海南自贸区再到海南自贸港,海南省数十年来不断出台各类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探索完善政务服务系统,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但是当前政府监管水平与服务质量仍待提升。首先,尽管政府在不断出台各类优惠政策,但企业在申领落实的过程中仍遭遇诸多困难,一些政务工作人员对政策解读不到位,行政审批环节不流畅,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其次,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仍需提高,以罚代管的现象层出不穷。在环境保护的监管方面问题尤为突出,部分地方政府对管与放之间的度拿捏不准,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5]。最后,政府信息化管理水平仍需加强,尽管目前海南省政府各部门的政务信息系统已基本建成,但政府之间信息衔接机制不完善,信息流通渠道不畅通,企业的信息与数据在各个部门的交换不及时,政府信息共享平台需进一步完善加强。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地区招商引资和开拓市场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国家、地区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对推动自贸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优化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加快自贸港开放进程,主要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从硬件条件来说,主要包括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仓、产业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从软件条件来说,主要包括政府的监管及服务水平、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及各类优惠政策和制度等。
(一)完善海南自贸港各类基础设施
首先,交通是自贸港开展一切商业活动的基础,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完善海南自贸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自贸港内现有道路,修缮重点交通主干道,扩展交通线路,重新布局城市交通网络;
加快自贸港港口建设,优化港口现代化管理设施布局,提升港口转口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整合航空资源,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航空网络,最终推动自贸港海陆空交通系统化建设,形成贯穿全港的一体化交通系统。其次,未来自贸港要接收来自全世界的各类商业信息,加快自贸港内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势在必行。对商品、服务、物流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整合、分类,畅通信息网络,全面提升自贸港信息化水平。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海南省4G网络和光纤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未来将在自贸港内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6]。最后,自贸港的发展需要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从居住条件、教育、住房、医疗等多方面全面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基本物质保障。
(二)吸引大量优秀人才进入海南自贸港
不断壮大海南自贸港的人才队伍。首先,应提高海南省区域内的教育水平,培育具备区域特色的人才队伍;
大力发展海南省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加强海南省各类院校与国内外高等学府的教育资源共享与合作,为自贸港打造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从源头壮大自贸港人才队伍。加快完善对外来入港人才的奖励激励策略,为入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薪资待遇;
解决人才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提供廉租房或优惠购房政策;
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来自贸港就业创业,为其提供最方便的落户政策和最优惠的创业政策,为自贸港人才库注入最鲜活的血液。其次,应加快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流动渠道,对自贸港人才进行统一管理;
为入港人才提供最为全面、便捷的人才服务窗口,一次性解决入港人才的社保、职称评估、医疗及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问题,解决自贸港人才的后顾之忧;
不断优化自贸港人才就业环境,促进自贸港良性人才竞争机制[7]。最后,吸引人才进入海南自贸港最为关键的就是优化自贸港自身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为人才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宜居的生活环境以及健康积极的创业氛围。
(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转变政府职能
海南省政府部门不仅要不断为企业推行各类优惠政策措施,而且应加强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将便利落到实处,帮助企业加快与自贸港的融合。政府应在实践中实现对企业的引导与帮助,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实现对自贸港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首先,政府政务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政策的理解,提高服务意识,找到管与放之间的平衡,而不是以罚代管;
提升服务水平,政策实施坚持透明公开原则。其次,增强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共享能力,加强政府各部门间工作的衔接,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贸港内数据的信息流通渠道畅通,提高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增强信息传递的效率[8]。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政府服务职能,才能真正得到入港企业的认同,真正帮助入港企业与自贸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