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求学期间会有许多美好回味,也会有不少琐碎记忆烟消云散。记忆里的校园,有哪些事值得念念不忘?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记者问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科学家回答:“在幼儿园。”
记者大惑不解:“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道歉,午饭后要休息,仔细观察周围的自然……”
时下,不少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仍少不了“套路”:每逢教师节,让学生出一期感恩老师的手抄报;
当学校发生了欺凌事件,赶紧聘请公安警官做一场专题讲座,然后组织学生写心得;
学校出现助人为乐的故事时,发动全校学习、表决心……
纵观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点:背后都附着任务。这些任务虽然能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但也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每当有媒体记者采访学生,谈及活动感受时,听到的总是高大上的表达,缺少了孩子本应有的天真。
李镇西老师在《走进心灵》一书中说:“当学生拒绝你走入他的内心世界时,教育就失去了神奇的力量。于是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诲’不但毫无意义,甚至还会带来伤害。”德育工作的主角是“人”,是学生,脱离了这一基础,想当然的、假大空的德育都是不可取的。比如看到“身残志坚”的故事,不妨让学生慢下步来,多体察对方的生活,看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提供些什么帮助,将悲悯之情由文字落实到行动,再转化为对人生的体悟。
好的德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不妨把德育课堂搭建在原野,让学生看绿意涌动、听悦耳鸟声、闻淳朴泥香,孩子的身体怎能不为自然的多彩所感染?也不妨和学生一起读《论语》,感受孔子的仁义谦和、师生间的其乐融融;
读杜甫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忧国忧民;
读鲁迅杂文,领悟作家力透纸背的警醒,孩子的心灵又怎会不被精神的力量深深震撼?久之,这些积极的文化对孩子的思想、意识、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好的德育,要有一个自由的表达。如同孔子师生围坐畅谈理想和志愿,并给予点评和鼓励:“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此,德育才会灵动起来,学生的价值观、精神成长才能得到关照,生命的深邃、美丽和尊严才得以凸显,才能够以更柔软、温暖的方式去拥抱世界。
读懂孩子,做心中有“人”的德育。唯有如此,当多年以后他们提及校园,才有可能像那位科学家一样,重拾孩提时有关友爱、平等、包容等的美好记忆,而这些记忆,其实早已悄然无声地融在了他们心灵中。
猜你喜欢德育工作心灵师生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扩充心灵的“兼容性”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唤醒心灵读者(2017年8期)2017-03-29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麻辣师生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2期)2015-12-11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