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3-10-06 10:00:5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应用性、创新性改革是目前地方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对地方高校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发现该门课程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方法陈旧和考核方式单一等比较突出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若干改进措施、意见,以确保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应用型人才 教学模式 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F240;
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7-169-02

一、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概况

近些年来,虽然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很多地方院校并没有因地制宜,无论是学校定位,还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都高度相似,很难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鉴于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进应用型教育改革,教育部明确表态,要将600多所高校逐步向应用型本科转变,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0%。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多层次人才为目标,为了确保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应用性、创新性改革是目前地方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西方经济学》作为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经管类相关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问题,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各类院校中普遍开设。目前,地方高校通常将《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分别在第二和第三学期授课,每学期一般在40~50学时左右,教材大多选用高教社出版的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然而,由于《西方经济学》涵盖诸如价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许多的经济理论,所以理论性强是该门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还涉及了很多的数理模型和图形,知识体系也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对学生的数学计算和分析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在地方高校中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围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从教学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但是缺乏针对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的研究论证。鉴于此,笔者结合在地方高校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改革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二、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缺乏与实际的联系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经济类课程,包括价格理论和收入分配两大核心理论,这些理论的研究结论虽然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但理论的建立本身还是源于现实的经济生活。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素养,理解和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授课老师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在介绍理论或者推导模型,导致课程结束后,学生只能记得零星几个经济学概念,无法利用所学的相关经济理论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双师型”教师,近年来,地方高校的师资层次虽然不断提升,但是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的硕士、博士,缺少实践经验;
二是课时受限,地方高校普遍使用的高教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其宏、微观分册分别包括八章的内容,40多个学时相较于教材内容明显偏少,受限于教学学时,教师在教学时无法进行拓展,只能拘泥于教材,减少案例的引入与分析;
三是缺少实践教学设备,《西方经济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纯理论课程,许多地方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并未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存在认识上的偏误,导致缺乏开展实践教学所需的教学软件、设备以及教学场所。

(二)教学方法陈旧,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教师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甚至是零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积极性,不會也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进而陷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教学方法陈旧,授课效果不佳,近年来,围绕《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任课教师虽然也意识到了问题,但为何不愿调整教学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西方经济学》课程难度大,涉及大量的经济模型分析和理论公式的推导,再加上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使得教师不得不在课堂上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推导、演算,压缩了与学生之间展开互动的时间;
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一般是面向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课程,就学生自身而言,还沉浸在过去高中的学习模式中,没有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对于课堂上的提问互动,往往选择沉默、或者逃避式的低头,由于无法进行良好的互动,久而久之,教师也疲于开展课堂互动。

(三)考核方式单一,期末突击复习情况严重

考核是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当前,地方院校普遍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平时成绩一般占总评成绩的30%,占比较低。不仅如此,由于大多数老师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表现几个维度给出平时成绩,整体差距不大,课程总评成绩主要还是取决于期末卷面成绩。不少地方高校对学生课程的不及格率也设置了上线,出卷老师有时为了提高及格率,还会通过增加名词解释、简答题等记忆类题型,减少案例分析、计算题等应用类题型,降低试卷整体难度。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即便是“平时上课不用心,期末考前突击复习”依旧可以顺利通过考核。考核方式的单一化,使得当前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更像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无法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课程学时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应该充分考虑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占比。这就需要我们将有限的学时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教材中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筛选。对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论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指标、宏观调控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等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内容,可以详细介绍并进行适当的拓展,而教材中的其他内容则选择略讲甚至不讲。取而代之,可以让学生通过微课堂、慕课等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并建立QQ或者微信课程群进行答疑。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习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效地延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实践教学环节。

(二)改进教学模式,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一门经济理论课程,但如果教学方法选择得当,同样也能变得妙趣横生。首先,任课老师要善于挖掘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平时要多关注新闻热点,收集案例素材,在介绍每一章的理论之前,可以先引入相关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问题,待章节内容讲述完毕后,请学生们就提问,分组讨论或者进行有奖竞答;
其次,要打破以老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请学生走上讲台,为此,任课老师可以把每一章的知识点进行分解,并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将任务分派到人,待学生介绍完毕后,老师最后再做点评和补充;
最后,任课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经济学书籍,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動,同时也可以通过QQ、微信课程群向学生推送经济热点新闻和经济类公众号。以上一系列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不仅有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效果,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和思考社会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理论应用的综合能力。

(三)丰富考核方法,提高平时成绩的占比

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大多采用的是较为单一的传统考核方式,卷面成绩占比过高,平时成绩又拉不开差距,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丰富考核方法,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把控和考查。具体来讲,一是要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从目前普遍30%的占比,提高到40%,甚至更高;
二是加大平时成绩的差异化,为此,需要进一步调整平时成绩的考核范围,除了考勤、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常规考查内容之外,还可以将专题讨论、课堂发言等能反映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能力的环节,纳入考核范围;
三是减少期末试卷中记忆类题型的数量,增加诸如案例分析、论述题等应用性题型的占比和分值,避免学生期末突击复习、记忆。

(四)建立健全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应用型的教师。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地方高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促进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全面提升。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为教师实践学习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引导教师将实践经验转化到理论课堂中。同时,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交流和培训。

[基金项目:西昌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G2022103)]

参考文献:

[1] 杜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20(10):119-121.

[2] 张艺.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1):41-44.

[3] 杨玉敬.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J].高教学刊,2019(18):27-29+32.

[4] 田露,赵贵玉,赵玲,等.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03):173-175.

[5] 刘旺霞,罗景.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及教学模式改革[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10):79-85.

(作者单位: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西昌 615013)

[作者简介:石娟(1982—),女,博士,西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西方经济学平时成绩经济学移民与健康经济学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8期)2022-10-25简明经济学小猕猴智力画刊(2020年12期)2021-01-07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年4期)2020-04-07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9年11期)2019-01-0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导报(2016年8期)2016-05-31经济学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经济学的优雅海峡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海上专业英语平时成绩信度与效度实证研究航海教育研究(2010年3期)2010-09-09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培养目标 西方经济学

版权所有:天豪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豪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豪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36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