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4-09-17 15:50:05 来源:网友投稿

李中华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力量,是推进交通强国的重要抓手。据国家发改委“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显示,预计2025 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10000公里,除布局加速,对高效运营、智能化运维、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要主动对接交通强国战略,面向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品德优良、技术精湛的应用型人才。

1.1 交通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

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 年)》指出,要构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交通运输人才队伍。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地,急需对标国家战略,以人才创新发展为驱动,丰富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工具库。

1.2 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目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正在由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急需一批尖端技术人才和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一方面,围绕智慧地铁、新能源等重要领域,优化职业教育体系,适应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立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要求,加快培养一批尖端人才,推动磁浮列车、自动驾驶地铁、多流制电力机车等新型轨道交通产品的深化应用,使轨道交通人才“既懂轨道交通,又懂科技创新”。

1.3 “大国工匠”技能成才的内在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转型的重要瓶颈。高职院校要匹配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需要,加强高精尖“大国工匠”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对高科技、高效率的追求。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也必须主动地学习各项职业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从容应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

2.1 专业设置不合理,企业用工需求不清晰

近些年,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但由于认知的局限性,缺乏对企业专业人才技能需求的精湛把握,造成部分院校专业划分不明、设置不合理的情况,课程体系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2.2 师资队伍弱,教学设备、教材更新滞后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集土建工程、轨道工程、车辆工程、通信信号工程、系统控制工程、供配电工程、运输工程和运营管理等于一体又高度集约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急需信息技术、智能控制等类型人才。要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教学设备更新严重滞后于技术进步,导致校内实践教学效果差,校外实践教学又囿于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繁忙而难以提供见习场地,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而现有的高职院校教材偏重理论,讲授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尚未形成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课程教材体系。同时,传统职业教育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还在延续,校际之间、校企之间联合培养的深度不足,不能形成资源集聚,产生规模效应。

3.1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打造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核心的应用型学科体系。积极回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迫切需求,例如搭建交通运输、信号与控制、车辆工程等专业为牵引,以电气与控制、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

2)搭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等四大课程平台,由公共必修、公共选修、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选修等课程模块组成。课程体系充分关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使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有效衔接。以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例,通过公共必修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行业创新创业大赛能够锤炼学生的创客精神,通过创业孵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具备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搭建真实的实践教学平台。如对照现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建设集电力轨道车、通信信号系统、牵引变电站、车站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平台,通过真实场景、真实设备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践技能贴近行业需求,最终形成课上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全过程、递进式、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3.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主动适应技术与智能制造新业态的发展,把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同行业、职业标准深度融合,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融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提升实践平台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2)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教学过程改革,以分析路径求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行项目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及系统性思维能力。

3)完善学生综合考评机制,通过上机操作、作品展示、项目汇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性评价,强调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最终形成“以考核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持续提升机制。

4)拓展国际合作,加强对外交流。高职院校要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积极与国外相关院校、机构开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海外学习交流项目,开拓国际视野,学习不同的课程知识,体验多样的异国文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国际竞争力。

3.3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以红色文化引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 “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心怀远大理想,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勇于在一线冲锋,在行业前沿探索,在平凡岗位奋斗,在圆梦征途拼搏。

2)加强学生职业体能训练。高职院校要打造课堂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加强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摒弃美育即艺术教育的狭隘观点,构建融合专业特征、人文历史、美术音乐等一体的审美教育模式,注重审美教育跨学科的情感构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行业之美、技术之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探索“智慧劳动”,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劳动。

3.4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1)积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高职院校要跟区域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探索将课堂搬进企业、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与企业需求链上。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合作科研、合作就业,实现学生“入校—入行—入企—入职”的一贯制培养途径。

2)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秉承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的原则,探索智慧交通等应用创新项目的联合开发,如教师、学生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参与,紧跟信息与通信技术前沿,开展各类实训项目等。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院校高职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22年3期)2022-08-12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装备制造技术(2020年3期)2020-12-25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5年5期)2015-12-10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4年6期)2014-02-28院校传真教育与职业(2014年25期)2014-01-23院校传真教育与职业(2014年19期)2014-01-21院校传真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院校传真教育与职业(2014年16期)2014-01-19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强国 轨道交通

版权所有:天豪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豪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豪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36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