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时间:2024-10-08 17:50:02 来源:网友投稿

陈巧玲 ,林锦德 ,苏全贵 ,卢敏勇 ,范世明 ,王河山,4

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2.安溪县中医院,福建 泉州 362400;
3.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福建 泉州 362400;
4.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00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北部,处福田、感德和桃舟三乡交界处,以云中山为主体,为晋江源头和九龙江支流源头。保护区位于东经117°36′36″~l17°44′24″,北纬25°16′40″~25°20′40″,总面积3 915.4 hm2。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9 ℃,年均降雨量约1 619.2 mm,全年无霜期295 d。保护区属戴云山脉向南延伸部分,地形复杂、山势险峻,具有典型地带性植被-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生长茂盛,生态环境多样。

鉴于既往对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已有20余年,云中山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为了解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药资源现状,本研究对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为当地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依据。

2022年7月-2023年8月,在安溪县政府主持下,组成以福建中医药大学、安溪县中医院、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云中山中药资源普查队”,对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进行调查,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1],主要采用样地和样线实地调查。根据样地经纬度,利用奥维互动地图、GPS轨迹记录仪、指南针等寻找样地,设计样方套,对每个样方内进行不同药用植物的计数和拍照,采集标本和药用部位进行后续加工。调查样地内的物种,同时记录经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及生境等信息。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情况见图1。

图1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情况

药用植物名称和功效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中国植物志》[3]、《中华本草》[4]、《福建植物志》[5]、《福建药物志》[6]等相关资料。标本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鉴定教研室黄泽豪教授鉴定完成。

2.1 科属及物种组成

本研究调查到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204科689属1 212种,其中药用植物有192科617属1 021种。详见表1。科分布中以紫金牛科、樟科、荨麻科、桑科、蔷薇科、茜草科、葡萄科、马鞭草科、兰科、菊科、禾本科、豆科、大戟科、唇形科、百合科共16科为主,各科物种数均超过15种,其种数占药用植物总种数的39.86%,其中菊科种数(61 种)最多,其次为豆科(38种)和茜草科(37种)。

表1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类型组成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常见药用植物的物种数在科属中的分布不同:每科1~5种分布的有138科,包括214属292种;
每科6~10种分布的有30科,包括120科217属;
每科11种以上分布的有24科,包括283属512科。药用植物以被子(双子叶)植物纲为主,其中菊科植物61种,占药用植物的5.97%;
其次是豆科和茜草科,分别为38、37种。藻类、地衣类、苔藓类药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共7种。

2.2 优势科植物构成

按照大型科(≥11种)、中型科(6~10种)、小型科(2~5种)和单种科4个等级划分,保护区药用植物中各科所含物种数有明显差异。单种科66 科(34.38%)、小型科72 科(37.50%)、中型科30 科(15.62%)、大型科24科(12.50%)。其中所含种数较多的为菊科Asteraceae(61 种)、豆科Fabaceae(38种)、茜草科Rubiaceae(37种),占总种数的13.32%,是构成该保护区药用植物的主体。种数达30种的还有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兰科Orchidaceae。优势科的种属数详见表2。

表2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优势科的种属数

2.3 生活类型分布

根据药用植物性状不同,该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苔藓和藻菌6种生活型。其中草本539 种(52.79%)、灌木226 种(22.14%)、藤本109 种(10.68%)、乔木118 种(11.56%)、藻菌23 种(2.25%)、苔藓地衣6 种(0.59%)。该保护区药用植物类型以草本为主,其次为灌木、乔木及藤本,苔藓和藻菌类较少。

2.4 重点和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分布

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药材重点调查品种名录”和“福建省特色中药资源名录”,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药用植物中重点调查品种有52科73属77种,占重点调查品种的42.31%;
其中唇形科Lamiaceae 6 种,百合科Liliaceae 5 种,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4 种, 菊科Asteraceae、 茜草科Rubiaceae、蔷薇科Rosaceae、樟科Lauraceae各3种,蓼科Polygonaceae、兰科Orchidaceae、豆科Fab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和忍冬科Caprifoliaceae各2种,其余科仅1种。详见表3。

表3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药材重点调查品种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福建省特色中药资源有26科32属36种,占福建省特色药用植物名录的63.33%, 其中菊科Asteraceae 3 种, 兰科Orchidaceae 3 种,大戟科Euphorbi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 桔梗科Campanulaceae、 葡萄科Vitaceae、 茜 草 科 Rubiaceae 和 野 牡 丹 科Melastomataceae各2种,其余各科仅1种。可见保护区重点和特色中药资源种类多样、物种丰富。详见表4。

表4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福建省特色中药资源

2.5 珍稀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分布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7]统计,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保护药用植物18科22属28种,包括金毛狗、银杏、苏铁、天竺桂、南方红豆杉、蛇足石杉、华重楼、金线兰等,其中3种(银杏、苏铁、南方红豆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5种(桫椤、福建柏、七叶一枝花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据《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树木名录》[8],5种植物(柳杉、穗花杉、青钱柳、白桂木、刨花润楠)属省级保护树种。详见表5。

表5 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安溪县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并存。受东南季风影响,云中山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其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水热资源,形成南亚热带季风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造就了该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此次调查到维管束植物181科653属1 167种,其中蕨类植物34科58属85种,裸子植物9科19属17种,被子(双子叶)植物114科452属862种,被子(单子叶)植物24科128属203种。与2001年云中山科学考察结果(152科496属939种)[9]相比,维管束植物新增29科157属228种。同时发现福建省新分布硬毛山黑豆Dumasiahirsuta和泽泻虾脊兰Calanthealismatifolia2种[10]。与2021年安溪县中药资源普查[11]结果比较,个别品种如穗花杉、百日青、三枝九叶草等略有增加。个别品种如威灵仙、黄才巴子、多毛茜草树等2001年科考目录中未调查到,究其原因:①早年科学考察交通极为不便、所到之处较有限,可能影响调查情况;
②天气变化、人类活动或地质变化等改变植物生长环境;
③人工引入种植促进物种丰富,如巴戟天、麦冬、蔓千斤拔等。

据文献报道,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植物31种(不含兰科)[12],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3],31种珍稀植物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0种。本研究结果显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二级保护植物有25种,均有增加,同时新增兰科保护品种,珍稀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组成多样,部分珍稀植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本研究对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进行调查,丰富了该保护区的植物品种记录,并明确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可为云中山的自然保护和中草药开发、种植提供数据支持。积极地将中药资源利用与自然保护、乡村振兴相结合,有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应提高保护意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防范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倡导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安溪安溪县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中国现代中药(2022年3期)2022-04-1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中国现代中药(2021年9期)2021-11-16游鼓浪屿军事文摘(2021年20期)2021-11-10预防病毒锦绣·中旬刊(2020年3期)2020-06-24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特产研究(2019年3期)2019-09-21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7年5期)2017-06-29除夕夜中的烟花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16年8期)2016-09-13茶悟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16年8期)2016-09-13中国梦,朴实梦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16年8期)2016-09-13安溪寿星爱品茗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推荐访问:安溪 福建省 自然保护区

版权所有:天豪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豪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豪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36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