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习作教学有效策略

时间:2024-10-11 14: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沈娅茹

摘  要:在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的过程中,群文阅读这一新颖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方法的应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非常有利。当学生达到一定阅读量,掌握阅读文本中表情达意的技巧,写作时才会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为此,文章基于群文阅读视角,重点针对小学习作教学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指出了群文阅读对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综合考虑学生阅读及习作需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教学;习作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往往都是教师直接讲解阅读、写作相关知识点,学生只需要做好相应笔记即可,此方法不利于学生写作时发挥想象力,学生不仅阅读兴趣较低,而且写作时极易出现词语匮乏现象,很难以阅读的形式推进写作素材的不断积累,写作思路不清晰,写作的内容枯燥乏味,无活力、无感情可言。针对此情况,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必要基于群文阅读这一创新模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其写作视野,不断积累丰富的好词好句,进而更好地应用到写作中。

一、群文阅读对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性

(一)增加语言词汇的积累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创编以及设计教材时综合考虑到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精选了文章内容,而且这些文章极富代表性,是非常经典的阅读素材。但教材选取的文章大多数是经典片段,涉及的内容极其有限,小学生习作则涉及了较为广泛的思路,需要有更加丰富的语言、词汇给予支撑。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需要在教材基础之上适当增加阅读量,使学生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的同时,为习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群文阅读,教师以教学目标为重要依据,课内文章结合课外文章,拓展了阅读范围,通过一篇阅读材料带动多篇阅读,以某篇课文引入整个单元阅读,粗读、略读基础之上引导深度阅读,以达到增加小学生阅读量的目的,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词汇积累也会随之增加,习作水平同样也会有所提升。

(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烈,并且求知欲较强,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会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各个环节,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课文,很难满足学生的认知、求知需求,当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学生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低,反而会感觉语文阅读、习作教学是无趣之事。群文阅读可以改善这一现状,以教材文章为基础,适时适宜适当地延伸,通过议题的设计引入更多和课文有关的内容,给予学生正确引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效率也会更高,学生的视野会更加开阔,实现语文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学生在探索中掌握了阅读与习作的技巧,越学越愿意学,越愿意学越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文字表达欲望也会越来越强烈,想要写下来、说出来。

(三)拓宽学生习作的思路

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阅读范围扩大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也会更多样化,随着阅读内容的日益丰富,阅读量也会随之增加,学生在写作时大脑中会快速找到自己阅读过的相关内容,看到某个文字、某个词语、某一句话便会联想到更多与其有关的片段,对语言、文字更加敏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视角下观察、描写事物,情感的表达也会更有深意,汲取素材中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的精髓,无形中,习作思路会变得更加清晰和宽广。

二、小学习作教学现状

一是学生阅读量少。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量依然较少,词语的积累不够丰富,比如在记叙文写作时,学生习作的内容雷同,主要围绕“互相帮助”“尊老爱幼”“拾金不昧”为主,整个作文写下来没有突出重点事件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心里想到的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阅读量有限,缺少了课外阅读,进而导致习作能力偏低。

二是语言的运用不够连贯。写作时,学生经常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使整个文章语言组织不够系统化、全面性,而且语句错误、病句问题普遍存在,教师纠正的难度较大,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反而会越来越讨厌写作。

三是写作素材不够丰富。在学生写作时常常会反复重复同一件事情,啰唆且缺乏新意,而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是学生大脑中并没有太多的写作素材,很难在写作中出现创造性的思维、思路、想法、看法,作文整体内容没有亮点,仿佛在记“流水账”。

四是阅读与写作缺乏较好的融合度。这二者是整体,但是当前的语文习作教学中却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进而造成学生词汇量少,写作时思路混乱,不知道如何将阅读的内容灵活应用到写作中,阅读仅仅成为简单地读课文,并未发挥其实质价值,无法给予写作更好的引导。

三、基于群文阅读的习作教学有效策略

(一)基于群文阅读,开展习作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吸收文章中的养分,而写作则是将这些养分再次利用,如果养分利用价值较低,那么必然和吸收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所以小学习作教学中应该重视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推进二者有效衔接,引导学生思考,选取某一个“点”进行针对性习作训练,提升学生阅读文学素材的品鉴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作习惯。例如,在“有意思的拟人”这一章节的讲解中,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拟人手法,鼓励学生在共读《捉迷藏》的过程中,习得阅读方法,通过略读《搅拌机》《爱哭的草》《海浪扑上来》《和花朵说悄悄话》,弄清把哪些事物当成人来写,通过细细品读文本中表现事物人格化的语句,说一说事物与拟人角色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之上对比发现拟人表现手法运用的窍门,进而应用于习作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PPT引导学生共同阅读《捉迷藏》这一文章,并要求学生勾画出自己感觉有意思的词语、句子;在此基础之上,略读《搅拌机》《爱哭的草》《海浪扑上来》《和花朵说悄悄话》这几篇文章,然后找一找它们分别把什么事物写成了人?写成了什么人?在学生阅读结束以后,教师以板书的形式呈现以下练习题(如表1所示):

通过此形式,学生掌握了群文阅读中拟人手法运用的技巧,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制订习作目标,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根据阅读中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习作训练,尝试按照拟人的手法写一写,在学生作文写好以后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找出自身写作中的问题,拟人手法运用的不足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升写作技巧。

(二)促进读写结合,开展模仿训练

小学习作教学中仿写训练是相对高效的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本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景物描写方法等,可以实现阅读知识的外延与迁移,基于模仿推进学生写作创新思路的形成,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风格。

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不同文本中声音所表现的不同画面,感受大自然中声音的美妙之处,寻找生动的表达方法,以提升语言审美能力;同时感受文本的生动语言,尝试归纳出描写声音的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仿写一段有趣的话。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播放轻松愉悦的大自然音乐《森林狂想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节拍地做出动作,交流在音乐中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阅读《大山是个音乐家》《下雪的声音》《天上的“磨”》,同桌间开展合作学习,各自选择一篇喜欢的文章,勾画出描写声音生动的语句,说一说文章里写了大自然中的哪些声音,这些声音引发了作者的哪些联想,学生边读边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并要求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拟声词,可以是男女生读、分小组读,也可以让个别学生有感情地读。

通过阅读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及技巧,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方法,总结写作经验,进而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仿写的重点。

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阅读中获取的写作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我喜欢的声音”为习作主题,自己仿写一段有趣的声音,可以是对文章的进一步修改或加工,也可以是自主想象的场景,通过仿写的形式,学生既可以深化对拟声词运用的技巧,又能深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有趣,在仿写中激发习作的创新思维。

(三)组织群文探究,深化习作内涵

群文阅读不能仅是停留于表面,只要学生阅读完成即可,此时阅读很难给予习作更好的支撑,无法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所以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进行探究与思考,深挖文章背后隐含的情感、意义,进而将这种情感用于自己的写作中,这样才能写出有深意、有感情的作文,而非啰唆无趣的“流水账”。

例如,在“家乡的美食”群文阅读中,不管是《手抓羊肉》《闻香下马的天水呱呱》,还是《兰州的冬》《枣儿水》,除了描写地方特色美食以外,更多表达的是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借助美食折射出人类的无限智慧。所以教师在学生阅读完这些文章以后,可以组织群文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说一说文章都写了哪些地方的美食,启发学生深挖美食背后的情感;在此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进一步探讨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美食,可以用叙事的形式写下来,借鉴群文阅读中文章的写作技巧、手法,找到不同文章中的共性与个性,用词语简单概括美食的特点,启发学生在写美食特点的基础之上,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对生活的热爱。

(四)课内外阅读结合,开展随笔训练

小学生而言,习作过程中随笔训练是非常有效且轻松的方法,不会受到文本的局限性,学生自主发挥,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利用阅读素材,及时将所见所想所感记录下来,逐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所以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阅读素材,还应适当将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围绕群文阅读的文章鼓励学生记录感受,随心记、随心写。

例如,在“古诗词中的秋”这一章节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以“秋”“美”两大关键词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秋之景、秋之情、秋之美,通过阅读《初秋》了解刚刚立秋时的景色,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阅读《不第后赋菊》感受其“以菊喻志、借物抒怀”,该诗通过刻画秋天的菊花,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阅读《秋行》感受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该诗构成了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场面,字里行间流露出了诗人投身于自然、拥抱自然的田园情趣……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其他关于写秋天景色的文章,例如尹式的《别宋常侍》、韦庄的《章台夜思》、白居易的《微雨夜行》、王维的《秋夜曲》等,学生也可以在阅读课本与教师推荐的古诗词的基础之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秋天景色的文章,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随笔记录下来;教师还可以“秋之美”为主题进行随笔训练,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阅读庐隐的《异国秋思》、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记录自己阅读中感受到的秋天的美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的同时,逐渐养成随时记笔记的良好习惯,提升习作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开展以群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的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出发体验习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促进习作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群文阅读的形式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多训练、多写,在阅读中整理好词好句,在阅读中掌握文章好的修辞手法,在阅读中感受文章的情感,并将阅读时获取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日积月累,不断反思,进而才能在读中写、写中读、读写结合,逐渐变得愿意阅读,乐意写作。

参考文献:

[1]姜佳鸣. 借他山之石,攻习作之难:依托群文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J]. 小学教学研究,2019(22):39-41.

[2]张衍芳. 让群文阅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J]. 教师,2015(36):82.

[3]林桑.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视角下的习作教学分析[J]. 学苑教育,2023(22):54-56.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小学教学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新课程·小学(2016年10期)2016-12-12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1期)2016-12-07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31期)2016-12-07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俪人·教师版(2016年15期)2016-11-22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俪人·教师版(2016年14期)2016-11-22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时代青年·视点(2016年9期)2016-10-25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

推荐访问:习作 策略 小学

版权所有:天豪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豪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豪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36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