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时间:2024-10-14 11:50:02 来源:网友投稿

林耀

摘 要: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新阶段,项目式学习已经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方法之一。项目式学习方法的应用与时代的发展方向紧密相连,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有助于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在此基础上,该篇文章会详细探讨项目式学习的最新发展,并研究在高中历史教育中运用项目式学习的关键性,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难点进行分析,最后围绕实际的教学案例,深入研究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促进项目式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更好结合。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
应用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学生需要拥有思考能力,以便能从事物的表层洞察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常规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常常只关心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积极使用项目化的教育手段,通过规划具体的课程任务,以此帮助学生寻求应对历史难题的策略与技能,塑造个性化思考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历史认知能力,还需要加强对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改革,以促进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进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应用。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在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中,项目式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学生所接受。项目式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对于“项目式学习”的定义,许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然而,大多数人都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系统化的教育方法,它包括项目的精细策划和执行,同时也涉及对复杂问题的深度探索;
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也提出,项目式学习模式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方法,通过问题和任务的指导和推动,激发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维,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分析和解决。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样就能更好地在新的环境中进行转化和应用。根据先前的科研发现,现在已经对项目型学习的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虽然项目型学习的关键是问题,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问题的产生力度更加显著,因此,它给予了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更高的期待。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问题和任务,但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它不仅仅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还强调学生需要围绕这些问题项目,创造出最终的成果,并展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过程。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模式展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特质。

首先,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项目式学习的一大特色。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只是教师的单向引导,学生开始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积极地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项目进行探索。即便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挑战,也应该由教师来指导,而不是由教师自己来完成。

其次,项目型的学习方法的特点就体现在其问题引领的方式上,只有当教师抛出能够刺激学生的各种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得到点燃,进一步积极地投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里。为了使项目型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实施,教师必须把关键的问题划分为许多小的问题,并且构建一个“主要问题领航,众多小问题联合构建”的问题链。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通过一个个层次化的问题指导,逐渐实现项目型的研究性学习。

最后,教师们要关注实际应用。项目化的教育模型主张“实践”和“学习”融为一体,特别是强调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理解知识。这种教育模型激励学生在处理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设定的目标,同时也促使学生的技巧和思考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增强整体实践技巧。

二、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强调学生主体,激发学习热情

在高中历史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日常生活为核心,结合历史的教学内容来构建项目化的教学策略。将历史课程生活化,不仅能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可以培养综合素养,激发对历史课的热情。通过对学生兴趣和性格的观察与了解,可以明确历史项目教学的核心主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项目化能够将各种知识重点以具有条理性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到的,所以会让学生感受到新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自身的关注点始终放在学习中。并且项目式教学注重学生探究和思考,所以需要在课堂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学习,以此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体现情境教学,营造探究氛围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具有探索性和驱动性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指导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的核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实践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探究氛围的营造,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课堂提问方式多样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需求紧密融合。要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才能实现“共情”式的教学效果,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

(三)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合作能力

在项目式的学习模式中,鉴于某些历史学科的问题已经被提升到项目级别,并且某些项目具有很高的挑战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团队成员相互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并分享观点,以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共享。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优势并进行适当整合。此外,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当个体遇到各种问题时,可能会因为问题解决的障碍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但是,基于合作,学生团队在解决问题上的能力会显著增强。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和转化成果,还可以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技巧。在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团队合作逐渐成为主导,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解决团队内部的分歧,更有效地组织各种项目研究任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间的沟通效率。

三、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课程标准,确定项目主题

鉴于项目型学习的深远意义,精确挑选项目主题变得至关重要。虽然项目型教育模型被认定为一种革命性的教育手段,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素材都符合项目型学习方式。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选取课程中的项目主题,就会导致学生无法掌握这些教学内容,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所以,在开始执行项目型教育之前,教师需要坚持两个关键准则,这样才能科学地挑选项目主题,并实现设定的教育目标。首先,要严格按照历史新课程标准来执行。其次,符合学生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项目型学习模式,将重点放在历史的基本理论上,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重要技巧,这样可以推动学生提升历史基本修养。在决定项目主题时,教师需精心筛选出符合新课程规范且科学合理的历史课程,这样才能确保所选主题既精准又合理,并使得教育目标实现率得到充分提升。项目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角色,为了让学生的主观意愿在课堂上得以最大化,教师在规划教育活动的主题时,应该预先评估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理解学生对于既定知识的理解深浅,并且还应该关注学生爱好、学习技巧等各种元素,从而使规划的教育活动与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达成一致。

“水陆交通的变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当设计项目主题时,教师可以按照之前提到的准则来操作,并对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从课程设计的视角来看,在此课程的教授期间,同学们会理解现代与古代的重要运输模式,并且了解水路与陆路交通的独特性,尤其是工业革命与新航线的引入如何促进了水路与陆路的进步,通过这些主题的设定,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基础。在此教程中,需要重点研究“古代的陆路和水路交通”“建立全球航线”“工业革命对交通发展的推动效应”和“交通与社会进步”等核心议题。

(二)基于核心素养,设计项目内容

当实施项目型学习方法时,为了保证项目型教育的顺畅推进和有效实现预设的目标,教师在规划项目式教学内容时,应当根据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以确定好项目化教学的重点方向。考虑到项目式学习的深层含义,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应该对历史学科的素养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设计的项目式教学目标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含义紧密相连,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匹配。在确定项目式学习内容后,还要考虑到该课程的时间限制因素以及学习者自身特征。在创建研究型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目标的实施性准则,以保证他们设计的项目型学习材料不只是有清晰的导向,同时也能够通过这些目标来全方位地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体验学习过程,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1]。

以“两次鸦片战争”的项目式教学为例,在制定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已经带领学生深入探讨了这一课程内容与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积累的历史知识,并考虑到高一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发展特性,我们将项目式教学内容定义为:1.充分利用世界形势图和时间轴等学习工具,比较鸦片战争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从全球历史的视角分析其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并从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视角探讨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此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对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的理解;
同时还通过对鸦片战争的总结反思,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2.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史料,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根据这些历史资料的真实性,深入研究失败的根源,同时进行科学且客观的解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清晰地表示,鸦片战争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耻辱,同时也象征着我们国家历史研究的起点,并且在此之上,对早期的知识分子的贡献做出公平的评估。3.通过探讨我国各个时期的抵抗外来侵犯的战役,深入体验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进一步领悟“变革之际开辟新篇章”这一核心观念,其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同学们对于家庭与祖国的情感认知。

(三)基于学生能力,组建学习小组

教学模式的项目化与常规的学习手段大相径庭,其特点是把学生置于核心,从而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浅尝辄止”学习模式,使得学习体现了真正的价值。所以,在执行项目化教学的时候,必须完全转变常规的教学模式,采取学习团队的形式,指导学生在各自的任务和合作中,通过深度的反思和沟通达到一致,如此一来,就能够更准确领悟到历史知识的核心。通过研究,也有助于推动学生的思考方式与技巧的整体提升。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施项目式教育时,教师必须设定一致的学习目标,并且遵守“团队内部不同、团队间相同”以及“明确任务、协作完成”的教育准则。教师应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指导同学们利用这些小组作为平台,围绕关键问题和问题链展开探索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项目式的研究学习划分成几个独立的步骤,比方说,在隋朝以前,人才的筛选过程是怎样的?隋朝的科举考试体系又是如何运作的?隋唐时代,中央的政治体系有哪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改革呢?我们已经概括出三省六部制的模型,同时也研究了其在与三公九卿制度的竞争中的优点。唐朝租庸调税制度的主要特点又包括哪些?唐后期赋税征收情况如何?在唐代,税制经历了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转变,通过研究历史资料,探讨唐朝税制改革和创新背后的动因,最后鼓励学生共同完成隋朝之前的官员选拔制度的学习,并填写以下表格[2]。

时期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选官制度

方式

标准

此项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才选拔制度在规则和方法上的变迁,使同学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制度的演变过程。以才能为中心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正式步入历史的舞台,这反映出隋唐时代选官制度的创新性和公正、开放的特质。同时,通过项目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总体来说,项目研究的进行,正好是学生思维成长的核心时期,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历史的核心

认知[3]。

(四)基于项目进程,适时反馈指导

教师的教学视角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而通过项目进程为基础的及时反馈和指导,能够进一步丰富项目式学习的内容。所以说,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项目式学习设计的过程中整合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并利用实际情境和激励任务来指导历史教学,从而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

在教授“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内容,向学生展示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相关资讯,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加强,以及各种国际组织和机构对全球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国际形势和各国关系,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首先,教师可以参考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理论,如金砖国家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博鳌亚洲论坛等,来引导学生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发,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核心地位。然后教师可以将这些地区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分析各国的特点来进一步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和长期性。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探讨联合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角色,包括了解联合国的创立日期和安全理事会的各个机构。通过这些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情怀和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介绍我国在推动世界和平与经济稳定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从而拓宽教学视野,丰富项目式学习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实际的教学场景,安排合作性探究任务,指导学生去探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工具为何如此迅速地发展,同时讨论如何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的同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增强创新意识。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完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明确各种国际组织的目标和功能,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拓展历史学习视角[4]。

(五)基于成果展示,给予多元评价

鉴于项目型教育的深远意义,为达到预期的教育成果,学生在结束项目研究之后,需要有充裕的时间与场所利用各种手段,如历史主题演讲、主题报告、历史角色的陈列等,来呈现教育收获。通过这种形式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在展示项目成果的同时,学生正在重新审视和总结此次课题的学习经历,学术表现也在推动学生的思考与技巧的全面提升。每当学生呈现课题学习成绩时,教师都需要做出积极且客观的反馈,即对学生的总体技巧做出评估,从而有利于其在多角度的反馈中实现更大的提升与进步。鉴于项目学习的深远意义,在对项目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项目探索性学习的结果,也必须全面掌握其全过程。除了运用教师的评价手段,也应该将学生置于核心位置,并运用“自我反思、与同伴互相评价”等方法,以此来持续提升项目教学评价的效果,促进学科素养的真正运用。

结束语

综合来看,通过积极地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将会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的能力,摒弃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鼓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现自我和完善思维的场所。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历史现象,从而达到知行合一。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并及时分享学习心得,以持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彦成.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地[J].中学历史教学,2022(4):50-52.

[2]郑汉东.从“等待”到“求索”:微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2020(8):34-36.

[3]廖术华.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42):115-119.

[4]张海兰.如何落实高中历史课的项目式学习:以“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圈近代名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项目式学习为例[J].文教资料,2020(7):208-210.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 年度课题“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3-31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项目式学习应用策略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价值工程(2017年14期)2017-05-11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9期)2017-04-21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2期)2017-03-20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11期)2016-12-20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推荐访问:策略 项目 高中历史

版权所有:天豪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豪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豪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36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