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调查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4-10-14 16:50:02 来源:网友投稿

郭淑琴 石明晶

[摘 要]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是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培根铸魂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素养导向教学的重要抓手。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中小学生愿意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相信身边的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小学生比中学生更相信身边人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部分同学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使命感仍需增强。基于数据,我们应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明确内容、优化方式、一体化开展、强化评价改革等,这是必然选择和有效路径。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
现状调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红色资源的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区域实践研究”(2023JKZD60)。

一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上,为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不可预知从而更加热爱生命,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并提问学生:“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年,你打算做些什么?”有学生答多陪陪父母家人,有学生答走出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随后一个学生站起来答:“好好学习。”周围同学顿时哄笑不止,老师追问: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么选吗?这位同学答:“为了报效祖国。”旁边同学仍有人停不下来地窃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教学片段。为什么七年级的孩子会嘲笑一个愿意把有限的生命献身学习而报效祖国的同龄人呢?他们笑声的背后是不信不齿?还是有其他含义呢?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热爱生命与报效祖国之间是怎样一种关联呢?再往深层次追问,这必然涉及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下边结合一份关于当前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调查数据来谈谈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魂中之魂: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理想信念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灵魂”作用,而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的中小学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所以,加强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而且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

(一)培根铸魂之关键因素

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思想灵魂有三重世界:一是以“信仰”为核心的意义世界,二是以“价值”为核心的观念世界,三是以“精神”为核心的情感世界。其中意义世界发挥着统摄和主宰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也是培根铸魂的最核心内容、最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只有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才能解决好他们的信仰问题,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培养目标之首要目标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这不仅回答了义务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个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也擘画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总纲和蓝图,统领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该培育目标中,“有理想”处于首要地位,发挥着激励和引领作用,导航“有本领”“有担当”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弱化或淡化了“有理想”目标,“有本领”“有担当”将迷失方向,甚至失去其意义和价值。

(三)核心素养之旗帜方向

核心素养包含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目标恰好对应这三个方面,“有理想”对应正确价值观,“有担当”对应必备品格,“有本领”对应关键能力。所以说,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素养导向教学的必备要素,只有抓实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在更高视角和站位上塑造初中毕业生的形象,并引领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喜中有忧: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为科学把握和了解当前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我们选取了包含城乡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的样本,分三个问卷对中学生、小学生和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整体上看,数据显示的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有不少可喜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喜中有忧。

(一)可喜之处

1.绝大多数师生都能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数据显示,88.34%的中学生认为理想信念对人生很重要,75.79%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幸福成长,51.41%的小学生、52.85%的中学生认为没有理想信念会影响生活。由此可见,在中小学师生中,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大家是有普遍共识的,都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很重要,应该重视并加强。

2.大部分中小学生愿意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66.43%的小学生和55.51%的中学生认为成功的标准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足以表明大部分中小学生愿意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并把这作为成功的标准。在对人生目标进行选择时,51.03%的小学生和47.67%的中学生选择了“追求真理、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有42.21%的小学生、35.49%的中学生选择了“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干好本职工作、做一个正直的人”(如下图),从中不难看出,相比于追求个人生活幸福,中小学生均有更多人愿意把人生目标定位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上。另外,有68.48%的小学生和65.03%的中学生认为身边的大多数人对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抱有信心,这也是可喜的现状。

3.大多数中小学生信念坚定,愿意通过自己努力实现理想

在被问及“你未来的目标是家里人定的还是自己一直追求的”时,70.54%的小学生和68.78%的中学生回答是自己一直追求的。同时,52.35%的小学生认为只有不断努力,理想才有希望实现,接近六成的中学生认为应通过努力实现个人理想,从而为实现社会理想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大多数中小学生更有主见,对自己认准的理想更坚定,更愿意付诸行动去实现。

(二)喜中之忧

调查数据中不仅有可喜之处,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令人忧虑的情况。例如:认为成功的标准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中学生人数相比小学生人数是递减的;
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加相信身边的大多数人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这一方面可能源自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另一方面也不难看出在年龄增长的同时,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并没有随之增强。

另外,通过数据比对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现象,68.48%小学生和65.03%的中学生认为身边的大多数人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但在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时,只有五成左右的中小学生选择了“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另外四成则选择了“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也就是说,其中一部分同学认为周围人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而自己则把家庭美满、工作称心定为人生目标,我们常说的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使命感并未真正转化为知行合一的实际效果。

在教师问卷中,62.46%的教师表示经常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35.09%的教师偶尔会进行;
46.32%的教师认为目前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主要因素是升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种认识把学业压力和理想信念教育对立了起来,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部分教师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窄化、片面化为狭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对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理解不够全面,从而影响他们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

再有,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最有效途径,50%以上教师认为是挖掘教材中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结合真实教学情境进行,而43.52%的中学生和45.22%的小学生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最有效(如下图)。这说明师生之间对如何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着不同认识,这显然也会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标中求本: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追求

前文提到的课例和调查数据都是我们发现的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问题,属于“标”,解决问题既要关注“标”,更要关注“本”,需要进行理论分析、本质探寻,并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地标本兼治地解决好问题。

(一)要明确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一直以来,在不少教师、家长和学生的眼里,学到专业知识,考出较高的分数,这些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教育教学的全部,殊不知“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人,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也就是说,知识目标并非教育教学预期结果的全部,还应关注和重视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形成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理想信念为“灵魂”的“有理想”培养目标才是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

“有理想”目标涵盖的领域主要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等,落脚点是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进行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对其具体内容有清晰的把握,走出将其窄化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误区,立足学科,着眼总目标,超越专业知识教育,走向“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从而事半功倍、富有成效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实现培养目标。

(二)要优化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

理想信念教育从本质上讲属于德育的范畴,因此必须注重德育规律、德育原则的把握和运用,否则,就会陷入有形式、无内容、更无实效的无效教育。无论是否思政教师,都应该注重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投入,在让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学习中,强调学科实践、情境教学、综合学习等方式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在学知识中有体验、有感悟、有思考、有成长。

为什么一部分学生会认为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抱有信心,同时又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虽然这样的人生目标是真实的,也不存在对错,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国家、社会、民族的理想和目标总是需要有人来担当,“青年有理想,民族有希望”“强国有我”不应只是青少年的一句空口号,如何能让他们将口号转化为行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调查数据中,学生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在富有实际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这启示我们进行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重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新课标提出的项目化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必须成为扎扎实实的具体行动。

(三)要一体化开展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如何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并基于小学阶段的已有基础,更有效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加强了学段衔接,为促进各学段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奠定了基础。实践中,我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突出中小学一体化设计,在不同阶段侧重和重视不同内容,切实针对学生所处年龄段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开展教育,基于对学情的科学分析并采用一以贯之又有所区别的德育方式,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进行教学、引导,使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润物无声、富有实效。

(四)要以评价改革促进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40%以上的教师认为目前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主要因素是升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导致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这个暂且不论,但其中所反映出的一个问题我们必须重视:教育评价的功利化倾向会在客观上弱化甚至异化理想信念教育,所以,如何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如何促进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评价改革切实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取得实效?这些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不断扩大和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落实五育并举的要求,强化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引领下的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将理想信念教育以过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方式纳入评价体系,并在中高考中设置能科学考察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目标达成情况的试题,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引领基础教育真正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奠基工程。

总之,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有效落实、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全面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能否不断提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行动,采取科学务实的措施,切实在“痛点”“焦点”上下功夫,把铸魂育人的任务真正落实,无愧于祖国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3.

[2]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0):48-59.

[3]吴刚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义务教育培养目标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22(5):3-13.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理想信念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2021款理想ONE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理想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21年2期)2021-03-08你是我的理想型花火彩版A(2021年11期)2021-02-08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8年3期)2018-02-16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推荐访问:中小学生 理想信念 若干

版权所有:天豪文档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天豪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天豪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36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