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经过几个月来的教学,回顾上过的每一堂课,有收获,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的理解式的学习,倡导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小组讨论记录14篇,供大家参考。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1
经过几个月来的教学,回顾上过的每一堂课,有收获,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的理解式的学习,倡导构建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进取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本事,启发学生养成与同学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陈述自我意见的习惯。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进取性,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团体荣誉感。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我发现学生进取活跃,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交流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成为认识过程,并且成为交往过程和发展过程。
可是,由于受学习习惯的局限,以及组织实施策略还不尽到位,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从学生的参与来看,部分小组成员没有进取参与到交往过程中,把自我作为个体。
其次,从交流的结果看,小组交流后进行班级交流,学生反馈的还不是小组学习的结果,往往展示的是个人的想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一些改变措施:
1、教学要尽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交往中体验合作的欢乐。
2、进取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比如,“说明白一些”,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引导小组成员互相评价。
3、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尽量创设交往机会,加强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交往情感和合作意识。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2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进取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学校也进行着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并且数学教学更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本校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整体答卷情景来看学生比较喜欢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其中也有许多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自我的困惑。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情景以及平常的数学教学我来谈谈自我的困惑与感受。
困惑之一:我们如何来设置问题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许教师在备课时认为这个问题不错,但在课堂中学生觉得太难或太简单,以至于合作交流只是流于形式。比如:点M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1:x+6=0的距离小2。求点M满足的方程。这道题在理科班学生提出平移点的方法,学生讨论的很激烈。但在文科班学生不甚理解,效果很差。“你认为每次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价值怎样”49%的学生认为有,43%的学生认为有时有。教师应站在“导”的地位上不失时机、巧妙地以变式题组呈现,注重开放性和发散性创设阶梯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合作互动中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所以在选题与设置问题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以及对课堂合作学习进行预测来设置问题。
困惑之二:如何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表现情景进行评价。
我们的误区是小组合作教学只注重对小组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在课堂上往往采取量化积分的方法对学生所在的小组回答问题及做题情景进行评价加分。刚开始学生可能觉得很新鲜,表现活跃。但时间长了,就有问题。学生对这种评价方法感到厌倦,流露出不太配合的态度。并且对于“你做的很好”“做的真棒!”诸如此类的表扬已经不感冒。教师也慢慢减弱了评价。所以在“你们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表现情景有评价吗”,57%的学生选有时有。可见我们的评价制度不健全,对学生个体的好表现没有强化。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应更注重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教学不仅仅要评价教学效果,更注重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对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进行评价;不仅仅要评价小组行为,更注重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评价。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才能让小组合作教学走向成功。
困惑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学习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如何调动组内每一位学生进取发言。
在“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你经常发表自我的观点吗”29%的学生选择经常,63%的学生选择偶尔。也就是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进取,这些学生在他们那个组表现突出,经常回答问题。而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小组内不进取,不经常回答问题。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只调动了三分之一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也许他们是学习比较好的学生。那么这样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学的好的越来越好,学的差的越来越差,没有到达我们想要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们也发现组内学习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次数少,表现也不进取。优差搭配,互帮互助就会促进学习是否我们在分组时必须要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这也是我思考的问题。
在探索的道路上疑惑是难免的,但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有很大推动作用。毕竟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让我们继续努力实践与探索,不断吸取当代先进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我,以期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3
经过几个月来的教学,回顾上过的每一堂课,有收获,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被动的理解式的学习,倡导构建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进取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本事,启发学生养成与同学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陈述自我意见的习惯。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进取性,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团体荣誉感。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我发现学生进取活跃,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为学生自主发展拓展了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均等的参与交流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教学过程不仅仅成为认识过程,并且成为交往过程和发展过程。
可是,由于受学习习惯的局限,以及组织实施策略还不尽到位,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从学生的参与来看,部分小组成员没有进取参与到交往过程中,把自我作为个体。
其次,从交流的结果看,小组交流后进行班级交流,学生反馈的还不是小组学习的结果,往往展示的是个人的想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一些改变措施:
1、教学要尽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交往中体验合作的欢乐。
2、进取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比如,“说明白一些”,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引导小组成员互相评价。
3、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尽量创设交往机会,加强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交往情感和合作意识。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4
过了期中考,同学们在一齐的时间多了,自然也熟识起来了,所以我开始采用较为自由的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本意是想调动他们进取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探讨的良好的学习精神。
我就任的两个班级的学生程度及纪律不一样。一班是好动的,较无纪律的,基础和成绩较差的班级;二班则是相对都较好的班级。在运用这种方式的教学上存在不一样的结果。
我把两班都分为八组,一组最多六人,最少四人,每组自我民主选出组长和副组长,监管整组的纪律和学习,并及时了解成员的观点和看法,系统地委派组员回答相应的问题。我打印出他们的组员的名单,并制定一张“合作学习成绩表”,采取比赛的方式,并张贴在教室最为重要的位置。
一班并没有想象的乱和无知,反而他们的纪律相对地稳定了,几个双差的学生我列为一组,并有“连坐”似的惩罚,一人讲话,不配合,捣乱整班教学纪律的要一并理解这种惩罚。被警告过后,最终他们也开始配合多了,整班学习的进取性相对调动起来了。而反常规的座位和团体学习的方式,他们有种新鲜感。可是能持续多久,我心里还是没多少底。
二班倒是表现得很冷静似的。他们的脸上没有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到在意。但他们毕竟是较为听话的孩子,挺投入学习探究,并也会为他们的组的成绩耿耿于怀。我发现了他们的欢乐,这也给我少了些顾虑了。
总体来讲,这种教学方式是应当真正地运用。我见过白金汉英语学习的组织形式,他们就是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围在一齐学习,一齐探讨,气氛和谐,自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我们也该学学人家的“放得开”的教学了!
我的这种教学其实并不新鲜,课改这三四年来早就提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但我所听的课堂都把他们戏剧话了,他们几乎是已经排练和熟练才给我们这些听课的教师看的,我总感觉被欺骗的难过。所以很少采用,也有担心孩子们没有那么强的本事自学和发言。
经过这一个多礼拜的教学,我明白自我慢慢找到一些方向和一点信心。
教学是在不断地摸索中学习和总结经验的。活到老,学到老。虽然此刻已经教了好几年,已是所谓的高级教师,但往往看到网上那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只是感到惭愧。今日写写这篇反思,也让自我要好好反省自我教学经历中的问题,期望自我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把最好的教育给我的学生,也期望教师永远是他们最为尽职尽责的合格的教师。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5
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本事的培养,而课堂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理念,评价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也在评价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景。课堂表现包括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大胆发言、声音洪亮;进取参加小组活动、认真听别人发言;虚心理解他人评价;不懂就问、虚心好学。作业情景包括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平时开放练习,主要检查学生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整洁美观、书写规范、作业正确程度等,也考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意识和本事。评价形式:四人一个小组的小组合作模式中,数学组长帮忙教师关注组员的表现,对组员的表现用加减分给予评价;如课堂上因为表现好受教师表扬的同学就能够在自主学习方面加分,不进取进行小组讨论,开小差,不注意课堂纪律的同学就会在自主学习和行为自律方面扣分,这些分数一个月累计一次,作为每月自主学习、行为自律之星的评定依据。
教师结合平常批改作业的过程进行,对于等级里得A和得C的同学每个小组的数学组长分别进行加分和减分的记录,也记入自主学习的得分栏,教师除了进行等级评价,还用简短的文字描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指出不足,注重及时的正确引导,激励创造。结果评价是指每次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验。评价形式:对于进入前五名的和有明显提高的同学在自主学习方面加分。效果:学习自主、行为自律之星是我校实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过程评价评比的五星中的两个,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评价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从不一样的小学进入同一所学校,习惯不一样,规范不一样,有统一的科学的评价体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部分学生对每月是否能拿到五星中的几颗星都很在意,而结果都来自于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态度。此刻我教的两个班同学都比较喜欢这样的评价方式,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思考进取,作业中书写规范,订正及时。
二、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
小组评价包括所有组员评价和个人代替小组参与评价。小组评价包括所有组员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学习成果在小白板上展示的情景(如苏科版八上的第三章的镶嵌活动课,课后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设计的图案,然后请9个数学小组长和教师共同组成评委为他们打分),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试时小组总体得分情景等,个人代替小组参与评价包括上课时教师请每个小组的同一个编号的同学上白板板演的准确率,一个单元结束教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对于本单元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收起学生的练习作业,每个小组点一个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评价形式:对于小组参与讨论的进取性好的、发言进取的,对于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好的教师及时评价给值日班长,由班长记入班级日志,对于组员代表小组参与评价的板演和错题抽查情景好的也及时反馈给值日班长,班长汇总。小组评价也是一个突破,它一改以前仅有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小组成员也能够互评,评价的有了公开性及时性,有效性也大大增加。
效果:小组评价的得分来自每一堂课,班级结合小组在纪律卫生方面的情景每个星期把小组的总分累计写入黑板上每个小组的表格中,每个月评出三个先进小组,发流动的先进小组标志。下个月重新开始,暂时落后的小组又有了评先进小组的机会,学期结束再统计,被评为先进次数最多的三个小组为学期先进小组,小组长将有可能被评为“班级管理之星”。此刻小组间的凝聚力很强,互帮互助的氛围很浓,由于要展示自我,大部分同学都不再回避问题,而是主动说出自我不懂的地方,期望在小组里先得到解决,这样代表小组发言时就不会出问题,数学组长的组织本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的组长还统筹安排组员进行课外拓展,对于组员的表此刻家校联系本上主动给予评价,让家长回家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校,没有什么情景要反馈的时候,也能够看到他们在上头给同学的鼓励,比如:加油,你必须行!GOGO!再比如:其实你很聪明,如果你能学习再努力点,你必须会有很大提高。年级里平行班级在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测验时避免了其它班级里出现的不及格现象。
三、注重评价的差异性
那里的差异包括学习基础上的,性格上的。我们每个班分成9组,每组4人到5人,由于分组时研究到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家庭背景,所以每个组员之间是异质的,而组和组之间却是同质的,这样就基本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而对于学生教师又进行了编号,在上课时,如果要解决同一类难度的问题,就会叫同一编号的同学,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相近,教师不仅仅能够较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景,还因为评价方式的公平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对于基础差点的同学,教师在作业的评价上更重视学生的书写规范,对不会做的题目是否留有记号,了解他们平时能否虚心向小组其他成员请教,记下他们到办公室来问的次数,在他们解题和练习有提高时不吝啬,及时给予表扬,并提议给他在自主学习方面进行加分。让学生明白只要尽力去学习去思考,就会被肯定被尊重,就会有提高,感受被教师关心的喜悦,在困难时想到同学和教师和他在一齐,并没有看不起他,暂时的落后不是就呆在了地狱,是在一样能够听到笑声的天堂。
谈到性格,此刻的孩子真是各有各的不一样。有的异常爱讲话,有的又异常沉默。我们班有一个你问她什么她都说“我不明白”的孩子,可是她成绩不差,并且还是同学们和语文教师眼里的“才女”,文采相当好。我的教育理念是,如果学校是一个大花园,我是一个园丁,我期望我的花园里百花齐放。我从她小学同学和教师那里了解她,从她父母那里了解她,我明白小学几年她一向就这样,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我明白想很快改变她,立刻让她进取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让她上课进取发言,主动为小组的荣誉争光,那是不可能的,真的要求她那样无异于拔苗助长。性格本来就比较温和我的我对她没有一点不满和埋怨,上课时我也尽量避免让她发言,而在下课的时候,在路上我遇到他的时候,我都会对她笑,主动和她打招呼,最终有一天,我看到她也对我笑了,我明白其实她很敏感,有十分丰富的内心世界,而那个世界的一切她都喜欢经过笔端流露,而作为她的教师我期望她的内心不仅仅是丰富的,并且是欢乐的。
效果:基础差的同学明白只要尽力去学习去思考,就会被肯定被尊重,就会有提高,他们感受着被教师关心的喜悦,遇到困难时有同学和教师和他在一齐,暂时的落后不是就呆在了地狱,是在一样能够听到笑声的天堂。性格沉默的孩子虽然嘴上不说,可是能感受到教师对自我的关爱,每一天学习生活得开开心心。
四、不足之处的反思
1、经常听到家长对教师这样讲,说他们说的没有用,说一百句不抵教师讲一句。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还应当多提倡家校合作,让家长也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历程,那么对于孩子的评价,也应当让家长参与,从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包括孩子在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生活自理本事等。能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只需家长直接在分项指标后面打钩,或简单写上自我对孩子的期望。根据家长所反映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本事、学习提高的情景进行评价,依次分A,B,C,D四等。
2、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方面有所改善,但力度不是很大,如果平时的评价没有对应的定性方案,有些量化就会逐渐失去意义。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6
小组合作学习从实施到此刻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意义。此刻就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1、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研讨、合作等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课堂的时间尽最大可能还给了学生,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学生由被动的理解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承担了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帮忙、促进者的主角。课堂上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利用团体的智慧,在教师的帮忙下,自主地完成对教学资料的学习。进取、主动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正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课,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这位学生所在的小组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预习时必定要查阅很多的资料,可能比教师还要多,并且在选择上会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更愿意听。学生的创新本事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他小组在听讲过程中有不懂的随时能够对质,如果汇报的小组没法回答,教师再给予澄清。真正能做到“学生会的教师必须不讲,教师讲的必须是学生最想听的”。坐在下头听讲的学生更是期望能评价上头讲课的同学,在讲课的同学讲完后,同学们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复习和总结,从而保证了物理课的持久吸引力与高效率。
3、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我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所以,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学会了合作,更大的收获在于得到了高质量的学校生活,其精神是愉悦的,心态是进取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但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
一、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有时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许多学生只顾自我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出现这种“冷清”的场面,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如果座位安排不合理,指导不够得力,活动之前没能对学生脑海中相关的知识网络进行激活,这些都可
能会抑制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学生角度分析,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本事不强,也会影响合作。另外,课堂的紧张气氛也会使学生无形中背上思想包袱或造成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合作的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经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可是语言表达本事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明显较多,自由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
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出现后一种情景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他们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他们干脆置身事外;另一类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喜欢自我琢磨,喜欢独处,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他们有本事说,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即使听到与自我不一样的见解也不加辩驳,多数时候在合作中缄默不语。另外,就发言的机率而言,一般是男生多于女生,性格外向的多于性格内向的。还有,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对话题感兴趣的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
三、学生的合作不充分:
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因为教学资料多、任务重,教师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一些个别小组展示了自我的成果,教师就匆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问题的讨论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缺乏深度,许多学生只好被动地接纳别人的观点而无法阐述自我的想法。
四、主角的落实不到位:
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每个组各成员的学习、本事、性别等个体差异的搭配不够均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常任报告员。由于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也不敢过多地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充当报告员,使他们的本事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五、教师的评价不全面:
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只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容易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估,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肯定。
解决策略
1、合作学习的分组指导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研究设计,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本事、学习本事、学习成绩、性别等都要尽量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能够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评判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各成员各司其职,组长负责组织、管理,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搜集,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并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评判员负责评判各小组的汇报结果。
2、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在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学要将班级团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资料要有必须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问题要有必须的开放性。所以,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设计好哪些资料需要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教学时灵活掌握合作的时机及动态。
3、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课后调查、反思与评价对改善教学十分有利。教师能够经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的经验。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7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从而导致操作上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
1、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学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很好地解决矛盾冲突。
2、教师为了体现整堂课的合作性,不管出示什么问题,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而每一次的合作讨论都是急急开场,又匆匆收场,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更何谈进行合作讨论了。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3、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成了一言堂,在反馈时听到最多的是:我认为……我的意见是……而不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思维的敏捷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4、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巧设情境,诱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结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这一课时,我一开始先让学生自己看着电视屏幕统计在5分钟内通过学校门口的车辆,学生兴趣较高,个个想做一个小统计员,在说开始后,同学们是一会儿看,一会儿记,弄得手忙脚乱。5分钟后,学生汇报出来的数据是各不相同,抓住这个机会,我就立即问学生:“为什么会也现这种情况呢?”同学们一下子议论开了,有的说我看了这辆,就忘了那辆;有的说,边看边记我忙不过来了……抓住这个契机,我就及时提问:“那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时在学生的心中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最好有同学跟我合作该多好呀!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人统计一种车辆。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教师立即加以采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了统计,学生的兴趣高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时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出示了三个形状各异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问学生:“同学们,老师说这些三角形的面积都是相等的,你们同意吗?”学生有的说:“不同意。”有的说:“同意。”
我又问:“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阐明理由,有一个学生说:“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一,面积肯定不相等。”又有一个学生说:“我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了数,面积是相等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接着我又问:“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与它们各自的底和高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去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几人一组互相讨论,然后用你们自己的办法去证明。”学生互相讨论动手操作,通过剪、拼、量等方法,各自有了结论,交流汇报,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这种学习氛围中,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要求。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谈到学习小组合作管理,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必须要讲求到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与策略问题与技能技巧问题。我认为,它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和高效的问题。我认为:认识定方向,策略出效应,目标生成果,技巧出方法。
先说讲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策略是什么?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策略是在于对人的研究,也就是讲求对学生如何学习有效乃至高效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是人,是学生。是生学生,生教生,人管人。作为课堂学习而言,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课堂学习的最大有效化。
因此,不仅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小组与班级的人际关系;还要处理好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文本与作者,教与学的协调关系。要把书教好,人教活,能力教会。一切从人本出发,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中心,牢牢抓住“人本”与“文本”做足文章。这就是最大的策略。除此而外,当然还有许多具体的策略。比如年级与学段中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方法的策略。讨论与交流的策略,展示的策略,过程评价的策略等等。
我认为,初中三个年级的基本策略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出发,分别在各个年级制定有倾向性的策略。例如,在一年级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合作探究,而在二年级就要注重小组如何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的探究;在三年级就要注重如何展示学习成果的合作探究。当然,这些研究,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人本和文本做足文章,方可有效和达到高效。因为任何事物的研究,总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浅显到深刻,从简单到复杂过程,这是一个毋容置疑的规律。自然,也不是完全把他们割裂开来,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再说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规律中的技能与技巧。“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充分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三大特点或关键环节。“独立思考,是个人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有了它,才有可能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和展示做铺垫;而合作探究,又是集思广益,弥补个人学习思考不足的关键举措;是深化的学习过程。充分展示,则更是提升个人学习质量与能力,开阔视野的高层环节,更是缺少不得。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比较科学的反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实情,不能割裂开来。因此,抓住了这些,就牵住了教学中的牛鼻子。
三是要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技能技巧,创新学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成效才会精彩纷呈成。根据我的实践,我想指导学习小组合作有下列几点尤其要值得注意的是:
1、要有一个好的、适应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通常我们采用的模式是:
(一)创设情景,铺垫引入,出示目标;
(二)预读课文,检测效果,了解学情;
(三)精读课文,设计问题,思考答案;
(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进行探 究;
(五)推荐发言,充分展示,归纳补充。
(六)延伸拓展,学以致用,体验感悟;
(七)反馈矫正,总结评比,分享成果。
2、要优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确定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与合作探究的问题,认真落实课标与教材的目标要求,确实解决好文本与人本、教师与学生、作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与教、学与用、自学与合作、讨论与交流,探究与展示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就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情趣去设计主问题,陋室不陋表现在哪些地方去探究;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就要抓住作者游山观景后的感受,“实是欲界之仙都”,去设计探究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美景来表现作者陶醉于山水之间,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纵情山水欲避世俗的思想感情的;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译文,就要围绕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来设计究竟是赵州桥是中国石拱桥的标本,还是卢沟桥更具样板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趣味合作探究,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的巨大价值。
3、要给足学习、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充分展示的时间。根据实践摸索,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中,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大致需要控制在3——5分钟以内,而发言展示则需要7——10分钟,为此,一节课探究的主问题应控制在2个以内,最多3个。否则,课堂内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4、要注重探究学习的层次与梯度,讲求课堂的亮点与高效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是有层次的。有一般层次探究和深层次合作探究。比如在读书环节上,就有一般性合作和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如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读亮,就可以是一般性合作探究,采用的方式可用自读、互读、竞读、齐读等方式解决;而深层次合作要求读出情韵、读出个性来,就要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可采用咏读、品读、演读等方式解决。一般地说,一般性合作注重的是求同,二深层次的合作是同中求异,异中又求同。再比如对课文的理解上,如课文的结构、主旨、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主要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上可以进行一般性合作探究,而对作者使用的语言揣摩、品味和拓展延伸中的体验感悟可能就是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往往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因此,给人的印象就是探究的方法多样化,答案的多元化,思维的多极化情景。
5、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不断提升学习的方法的具体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讲求学习方法的,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由教师来引领指导学法,才能够逐步达到学习的有效和高效目标。比如读书的环节指导上,在读准、读顺、读亮上,怎么开展自读、互读、竞读、演读,而在读懂、读透、读美上告诉学生抓题目、抓中心句、抓关键词、抓表现手法甚至标点符号等等的方法指点,都对学生有实际的教育指导意义。自然,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中,如何探究问题,怎样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发言的顺序以及发言的总结和时间的约束等等,也必然要教师去引领学生才可逐步提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特别在展示中,究竟是用言语展示,还是实验展示,还是用表演展示,这些都大有方法讲究,往往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和启发性。
6、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及时性与激励性的评价。
7、要注意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的牵引与运用。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9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学生学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水平。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老师在教学中提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讨论,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不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老师在做出关键的指导后,可以先让小组成员在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派出代表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组的研究成果。
之后,对表现优秀的组提出表扬,并对表现一般的组提出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使小组成员在每次讨论之后得到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多角度、多元化的解题思路,不仅使学生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一)课堂氛围浓厚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的氛围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每次讲新课之前,可以想让学生自己完成导学案。这样不仅能使成绩优秀的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挑战,也可以使成绩中等的学生受激励,竭尽全力去思考,以便可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这种学习模式也可以使成绩困难的学生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学习与思考上。
在小组讨论时,他们如果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课堂是一个绝对公平的地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去展示自己思考与钻研的成果。这样才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比如,老师在上习题课之前可以把习题先分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让小组在一起进行讨论,研究出各种问题不同的解题办法。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需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站在讲台上向所有同学展示自己组的研究成果。
这时,有的平常不怎么与人交流或成绩很一般的学生都可以勇敢地站起来代表自己的小组上台发言。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在上台发言与讨论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地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通过老师课堂和课后各环节的带动,通过小组不断地交流、讨论以及最后展示讨论成果的环节,很容易地向老师暴露了自己的困惑,从而,给老师讲课的重点提供了方向。面对学生的困惑,老师应该适当地对其进行点拨,努力地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当然,教师也应该定期给小组布置合理的任务,以便于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师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时候,应该合理地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学习任务,也可以使学习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辨别任务和分析任务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害羞或者情感敏感的时期,对很多问题他们多怯于表达,以至于老师在上课时无法弄清哪里是学生会的,哪里是学生不会的,课堂没有了针对性的重点,也无法达到预想的效率与效果。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使学生学习更加轻松快乐,课堂氛围更加积极活跃,从而很好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四、综上所述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活跃课堂的氛围,也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每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聪明与否,都可以参与到激烈地小组讨论中,都可以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找回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另一方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给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多的趣味,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掌握教学中的各种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的情感,增强班里的凝聚力,对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10
小组合作学习从实施到此刻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意义。此刻就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1、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研讨、合作等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课堂的时间尽最大可能还给了学生,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学生由被动的理解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承担了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帮忙、促进者的主角。课堂上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利用团体的智慧,在教师的帮忙下,自主地完成对教学资料的学习。进取、主动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正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
2、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课,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这位学生所在的小组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预习时必定要查阅很多的资料,可能比教师还要多,并且在选择上会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更愿意听。学生的创新本事和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他小组在听讲过程中有不懂的随时能够对质,如果汇报的小组没法回答,教师再给予澄清。真正能做到“学生会的教师必须不讲,教师讲的必须是学生最想听的”。坐在下头听讲的学生更是期望能评价上头讲课的同学,在讲课的同学讲完后,同学们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复习和总结,从而保证了物理课的持久吸引力与高效率。
3、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我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所以,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学会了合作,更大的收获在于得到了高质量的学校生活,其精神是愉悦的,心态是进取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但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
一、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有时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许多学生只顾自我思考,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出现这种“冷清”的场面,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如果座位安排不合理,指导不够得力,活动之前没能对学生脑海中相关的知识网络进行激活,这些都可
能会抑制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学生角度分析,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本事不强,也会影响合作。另外,课堂的紧张气氛也会使学生无形中背上思想包袱或造成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合作的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经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可是语言表达本事强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明显较多,自由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多;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个人意见。
经过仔细分析,发现出现后一种情景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他们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他们干脆置身事外;另一类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喜欢自我琢磨,喜欢独处,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他们有本事说,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即使听到与自我不一样的见解也不加辩驳,多数时候在合作中缄默不语。另外,就发言的机率而言,一般是男生多于女生,性格外向的多于性格内向的。还有,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对话题感兴趣的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
三、学生的合作不充分:
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因为教学资料多、任务重,教师担心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一些个别小组展示了自我的成果,教师就匆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致使问题的讨论仅停留在表层理解而缺乏深度,许多学生只好被动地接纳别人的观点而无法阐述自我的想法。
四、主角的落实不到位:
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每个组各成员的学习、本事、性别等个体差异的搭配不够均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常任报告员。由于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也不敢过多地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充当报告员,使他们的本事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五、教师的评价不全面:
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只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容易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估,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肯定。
解决策略
1、合作学习的分组指导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研究设计,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本事、学习本事、学习成绩、性别等都要尽量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能够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评判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各成员各司其职,组长负责组织、管理,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搜集,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并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评判员负责评判各小组的汇报结果。
2、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在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学要将班级团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资料要有必须的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问题要有必须的开放性。所以,教师需要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设计好哪些资料需要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教学时灵活掌握合作的时机及动态。
3、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课后调查、反思与评价对改善教学十分有利。教师能够经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的经验。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11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进取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学校也进行着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并且数学教学更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本校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整体答卷情景来看学生比较喜欢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其中也有许多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自我的困惑。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情景以及平常的数学教学我来谈谈自我的困惑与感受。
困惑之一:我们如何来设置问题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许教师在备课时认为这个问题不错,但在课堂中学生觉得太难或太简单,以至于合作交流只是流于形式。比如:点M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1:x+6=0的距离小2。求点M满足的方程。这道题在理科班学生提出平移点的方法,学生讨论的很激烈。但在文科班学生不甚理解,效果很差。“你认为每次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价值怎样”49%的学生认为有,43%的学生认为有时有。教师应站在“导”的地位上不失时机、巧妙地以变式题组呈现,注重开放性和发散性创设阶梯式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合作互动中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所以在选题与设置问题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以及对课堂合作学习进行预测来设置问题。
困惑之二:如何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表现情景进行评价。
我们的误区是小组合作教学只注重对小组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在课堂上往往采取量化积分的方法对学生所在的小组回答问题及做题情景进行评价加分。刚开始学生可能觉得很新鲜,表现活跃。但时间长了,就有问题。学生对这种评价方法感到厌倦,流露出不太配合的态度。并且对于“你做的很好”“做的真棒!”诸如此类的表扬已经不感冒。教师也慢慢减弱了评价。所以在“你们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表现情景有评价吗”,57%的学生选有时有。可见我们的评价制度不健全,对学生个体的好表现没有强化。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应更注重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教学不仅仅要评价教学效果,更注重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对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进行评价;不仅仅要评价小组行为,更注重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评价。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才能让小组合作教学走向成功。
困惑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学习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如何调动组内每一位学生进取发言。
在“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你经常发表自我的观点吗”29%的学生选择经常,63%的学生选择偶尔。也就是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进取,这些学生在他们那个组表现突出,经常回答问题。而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小组内不进取,不经常回答问题。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只调动了三分之一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也许他们是学习比较好的学生。那么这样就会出现两极分化,学的好的越来越好,学的差的越来越差,没有到达我们想要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们也发现组内学习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次数少,表现也不进取。优差搭配,互帮互助就会促进学习是否我们在分组时必须要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这也是我思考的问题。
在探索的道路上疑惑是难免的,但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有很大推动作用。毕竟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了。让我们继续努力实践与探索,不断吸取当代先进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我,以期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12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出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从而导致操作上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
1、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学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很好地解决矛盾冲突。
2、教师为了体现整堂课的合作性,不管出示什么问题,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而每一次的合作讨论都是急急开场,又匆匆收场,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更何谈进行合作讨论了。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3、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成了一言堂,在反馈时听到最多的是:我认为……我的意见是……而不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思维的敏捷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4、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巧设情境,诱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结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这一课时,我一开始先让学生自己看着电视屏幕统计在5分钟内通过学校门口的车辆,学生兴趣较高,个个想做一个小统计员,在说开始后,同学们是一会儿看,一会儿记,弄得手忙脚乱。5分钟后,学生汇报出来的数据是各不相同,抓住这个机会,我就立即问学生:“为什么会也现这种情况呢?”同学们一下子议论开了,有的说我看了这辆,就忘了那辆;有的说,边看边记我忙不过来了……抓住这个契机,我就及时提问:“那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这时在学生的心中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最好有同学跟我合作该多好呀!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人统计一种车辆。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教师立即加以采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了统计,学生的兴趣高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时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出示了三个形状各异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问学生:“同学们,老师说这些三角形的面积都是相等的,你们同意吗?”学生有的说:“不同意。”有的说:“同意。”
我又问:“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阐明理由,有一个学生说:“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一,面积肯定不相等。”又有一个学生说:“我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了数,面积是相等的。”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接着我又问:“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与它们各自的底和高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去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几人一组互相讨论,然后用你们自己的办法去证明。”学生互相讨论动手操作,通过剪、拼、量等方法,各自有了结论,交流汇报,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这种学习氛围中,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要求。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谈到学习小组合作管理,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必须要讲求到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与策略问题与技能技巧问题。我认为,它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和高效的问题。我认为:认识定方向,策略出效应,目标生成果,技巧出方法。
先说讲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策略是什么?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策略是在于对人的研究,也就是讲求对学生如何学习有效乃至高效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管理的核心是什么?是人,是学生。是生学生,生教生,人管人。作为课堂学习而言,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课堂学习的最大有效化。
因此,不仅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小组,小组与班级的人际关系;还要处理好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文本与作者,教与学的协调关系。要把书教好,人教活,能力教会。一切从人本出发,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中心,牢牢抓住“人本”与“文本”做足文章。这就是最大的策略。除此而外,当然还有许多具体的策略。比如年级与学段中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方法的策略。讨论与交流的策略,展示的策略,过程评价的策略等等。
我认为,初中三个年级的基本策略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出发,分别在各个年级制定有倾向性的策略。例如,在一年级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合作探究,而在二年级就要注重小组如何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的探究;在三年级就要注重如何展示学习成果的合作探究。当然,这些研究,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人本和文本做足文章,方可有效和达到高效。因为任何事物的研究,总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浅显到深刻,从简单到复杂过程,这是一个毋容置疑的规律。自然,也不是完全把他们割裂开来,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再说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规律中的技能与技巧。“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充分展示”,是小组合作学习管理三大特点或关键环节。“独立思考,是个人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有了它,才有可能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和展示做铺垫;而合作探究,又是集思广益,弥补个人学习思考不足的关键举措;是深化的学习过程。充分展示,则更是提升个人学习质量与能力,开阔视野的高层环节,更是缺少不得。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比较科学的反映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实情,不能割裂开来。因此,抓住了这些,就牵住了教学中的牛鼻子。
三是要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技能技巧,创新学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成效才会精彩纷呈成。根据我的实践,我想指导学习小组合作有下列几点尤其要值得注意的是:
1、要有一个好的、适应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的教学模式:通常我们采用的模式是:
(一)创设情景,铺垫引入,出示目标;
(二)预读课文,检测效果,了解学情;
(三)精读课文,设计问题,思考答案;
(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进行探 究;
(五)推荐发言,充分展示,归纳补充。
(六)延伸拓展,学以致用,体验感悟;
(七)反馈矫正,总结评比,分享成果。
2、要优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确定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与合作探究的问题,认真落实课标与教材的目标要求,确实解决好文本与人本、教师与学生、作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与教、学与用、自学与合作、讨论与交流,探究与展示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就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情趣去设计主问题,陋室不陋表现在哪些地方去探究;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就要抓住作者游山观景后的感受,“实是欲界之仙都”,去设计探究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美景来表现作者陶醉于山水之间,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纵情山水欲避世俗的思想感情的;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译文,就要围绕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来设计究竟是赵州桥是中国石拱桥的标本,还是卢沟桥更具样板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趣味合作探究,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的巨大价值。
3、要给足学习、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充分展示的时间。根据实践摸索,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中,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大致需要控制在3——5分钟以内,而发言展示则需要7——10分钟,为此,一节课探究的主问题应控制在2个以内,最多3个。否则,课堂内容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4、要注重探究学习的层次与梯度,讲求课堂的亮点与高效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是有层次的。有一般层次探究和深层次合作探究。比如在读书环节上,就有一般性合作和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如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读亮,就可以是一般性合作探究,采用的方式可用自读、互读、竞读、齐读等方式解决;而深层次合作要求读出情韵、读出个性来,就要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可采用咏读、品读、演读等方式解决。一般地说,一般性合作注重的是求同,二深层次的合作是同中求异,异中又求同。再比如对课文的理解上,如课文的结构、主旨、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主要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上可以进行一般性合作探究,而对作者使用的语言揣摩、品味和拓展延伸中的体验感悟可能就是深层次的合作探究,往往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因此,给人的印象就是探究的方法多样化,答案的多元化,思维的多极化情景。
5、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不断提升学习的方法的具体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讲求学习方法的,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由教师来引领指导学法,才能够逐步达到学习的有效和高效目标。比如读书的环节指导上,在读准、读顺、读亮上,怎么开展自读、互读、竞读、演读,而在读懂、读透、读美上告诉学生抓题目、抓中心句、抓关键词、抓表现手法甚至标点符号等等的方法指点,都对学生有实际的教育指导意义。自然,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中,如何探究问题,怎样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发言的顺序以及发言的总结和时间的约束等等,也必然要教师去引领学生才可逐步提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特别在展示中,究竟是用言语展示,还是实验展示,还是用表演展示,这些都大有方法讲究,往往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和启发性。
6、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及时性与激励性的评价。
7、要注意恰当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的牵引与运用。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篇14
过了期中考,同学们在一齐的时间多了,自然也熟识起来了,所以我开始采用较为自由的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本意是想调动他们进取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探讨的良好的学习精神。
我就任的两个班级的学生程度及纪律不一样。一班是好动的,较无纪律的,基础和成绩较差的班级;二班则是相对都较好的班级。在运用这种方式的教学上存在不一样的结果。
我把两班都分为八组,一组最多六人,最少四人,每组自我民主选出组长和副组长,监管整组的纪律和学习,并及时了解成员的观点和看法,系统地委派组员回答相应的问题。我打印出他们的组员的名单,并制定一张“合作学习成绩表”,采取比赛的方式,并张贴在教室最为重要的位置。
一班并没有想象的乱和无知,反而他们的纪律相对地稳定了,几个双差的学生我列为一组,并有“连坐”似的惩罚,一人讲话,不配合,捣乱整班教学纪律的要一并理解这种惩罚。被警告过后,最终他们也开始配合多了,整班学习的进取性相对调动起来了。而反常规的座位和团体学习的方式,他们有种新鲜感。可是能持续多久,我心里还是没多少底。
二班倒是表现得很冷静似的。他们的脸上没有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到在意。但他们毕竟是较为听话的孩子,挺投入学习探究,并也会为他们的组的成绩耿耿于怀。我发现了他们的欢乐,这也给我少了些顾虑了。
总体来讲,这种教学方式是应当真正地运用。我见过白金汉英语学习的组织形式,他们就是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围在一齐学习,一齐探讨,气氛和谐,自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我们也该学学人家的“放得开”的教学了!
我的这种教学其实并不新鲜,课改这三四年来早就提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但我所听的课堂都把他们戏剧话了,他们几乎是已经排练和熟练才给我们这些听课的教师看的,我总感觉被欺骗的难过。所以很少采用,也有担心孩子们没有那么强的本事自学和发言。
经过这一个多礼拜的教学,我明白自我慢慢找到一些方向和一点信心。
教学是在不断地摸索中学习和总结经验的。活到老,学到老。虽然此刻已经教了好几年,已是所谓的高级教师,但往往看到网上那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只是感到惭愧。今日写写这篇反思,也让自我要好好反省自我教学经历中的问题,期望自我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把最好的教育给我的学生,也期望教师永远是他们最为尽职尽责的合格的教师。
推荐访问:小组讨论 记录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怎么写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内容 第一小组讨论记录模板 第一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小组讨论记录单 小组讨论记录总结 小组讨论记录怎么写 小组讨论记录及发言提纲 小组讨论单 小组讨论会议记录怎么写